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报告和财政部部长的发言都涉及了与养老金调整有关的内容。这意味着2025年我国退休人员必然将迎来养老金的“21连涨”。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上会建议每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30元,实现十年内基础养老金上涨1倍

我国目前有1.78亿人在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其中大部分是农村退休老人,所以我习惯将城乡居民养老金称之为农民养老金你,更加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如果张翼代表的两会建议能够落实,那么退休农民确实能够获得不小的待遇提升,基础养老金每年涨30元,连涨十年每月便可以累计增加300元。当下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为223元/月,算上物价变动影响,从223元提高至523元确实实现了翻倍。
不过,在我看来即便每年增加30元、十年养老金翻倍,农民的养老金收入还是太低了。

根据统计,当前城镇职工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在每个月3500元左右,经济差一些、平均收入低一些的地区的平均养老金也有2500元至3000元,是农民养老金的十几倍。哪怕农民养老金在今年就翻倍了,依然还有好几倍的差距。
因此,农民养老金的基数实在是太低了,循序渐进地增长,速度太慢,无法满足退休农民的基本生活支出。
此外,城乡医保最低缴费金额是400元,分摊到每个月为33.3元,从223元的农民平均养老金里扣除的话,意味着退休人民每月平均到手的可支配收入不足200元。

当然,小部分地区的退休农民的养老金是比较高的。比如,上海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为1490元,加上数百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每一位上海农民至少月入2000元,部分人接近3000元的水平。
不过,全国只有一个上海,再加上一个北京,加起来也没多少人退休农民,大部分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因此,我认为农民养老金十年翻倍是必须做到的事情,在我看来十年翻倍还远远不够,政府可以考虑加大财政补贴规模,让退休农民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养老金翻倍。

例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江浙小部分富裕地区外,每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50元,这么一来只需要5年便能完成农民养老金的翻倍。
当然,还没退休的农民朋友自己也要重视养老金的问题。要尽量多缴费、长缴费,而不是缴纳满15年就不再续缴了,或者每一年都按照最低档次缴费,这么做不仅无法享受更多的财政补贴,而且会让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很低。

只有国家帮一把,自己再努努力,才能让农民退休后每月领取足够日常基本开支的养老金。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保制度的日益完善以及居民养老保险意识的提高,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