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书颖
我的绘画以“异质空间与视觉语言的多义性”为核心,探索图像如何通过空间的解构与重构,构建一种模糊现实与虚幻界限的场域。在绘画表达上更注重含蓄而非直接,通过多种角度和经验重新审视空间,并探索空间与图像再度呈现的无限可能性。
借助叠加、错位、重组等手法,以及对图像的符号化处理,构建出超越现实表象的叙事空间。
图像不仅仅是现实的镜像,还包含着对社会、权力关系及个体身份的再现与反思。通过这种方式虚构出一个比现实更为真实的世界。作品中日常的物象被转化为熟悉却陌生的符号,脱离了具体经验的限制,充满着社会关系、个体身份与权力结构的隐喻。
通过“异质空间”概念,作品呈现介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特殊空间。这种空间通过时间线的冲突与视觉层次的并置,展现物体的不确定性与矛盾性。图像的多重意义浮现,引导观者质疑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强调现实中的空间不仅是物质的,更是心理的和抽象的。空间的重构在这里既是感官体验,也是思想实验,观者在反思视觉经验的稳定性的同时,也在作品中感知一个多义的叙事维度。

《镜中像2》,37x52cm,纸本水彩,2023

《残夏》,136x56cm,纸本水彩,2023

《明天和未来1》,60x80cm,布面丙烯,2024

《明天和未来2》,60x80cm,布面丙烯,2024

《影-平衡》,90x120cm,布面丙烯,2024

《影-浮游碎片》,60x90cm,布面丙烯,2024

《任意门3》,52x37cm,纸本水彩,2024

《任意门4》,52x37cm,纸本水彩,2024

《星河1》,26x38cm,纸本水彩,2024

《星河2》,26x38cm,纸本水彩,2024

《新枝》,78x108cm,纸本水彩,2023

《思绪如棉花》,38x26cm,纸本碳粉,2024

《分隔实验》,50x70cm,布面丙烯,2024

《夜行动物1》,56x37cm,纸本水彩,2024

《夜行动物2》,56x37cm,纸本水彩,2024

《影1》,30x40cm,布面丙烯,2024

《影2》,30x40cm,布面丙烯,2024

《任意门》,52x37cm,纸本水彩,2024

《任意门2》,52x37cm,纸本水彩,2024

《视角线2》,52x37cm,纸本水彩,2023

《视角线5》,52x26cm,纸本水彩,2023

王书颖 1997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省抚州市,2019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专业,2022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专业,现博士研究生就读于韩国弘益大学绘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