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及水彩画在西方的发展,维多利亚时期的水彩画是绕不过去的,也是水彩画在西方的顶峰时期。维多利亚时期字面意思很直接,即是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期,一般是指维多利亚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不仅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时期,涌现出现了许多艺术风格和流派,同样也少不了优秀的水彩画家和水彩画。
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王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则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也有部分学者认为,《1832年改革法案》在1832年改革实行才是该时期的真正开端。



长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其非常明显的就是富足的中产阶级的剧增。财富的增长及身份的提升,唤起了中产阶级的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开始在住宅和室内装饰,参加高尔夫球、网球等活动,还有应运而生的英式下午茶等等,以此来标榜他们的财富成就和身份。
由此当时的建筑、设计、绘画等,多以装饰为主。许多社会历史学或文学把这一时期的风格称为维多利亚时期或维多利亚风格。




所以我们在观看此时的水彩画,不乏很多是定制画,有描绘主人的肖像、有装饰味道的风景、有富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等等。



时代的红利也让同时期的英国艺术创作者们有足够的底气,完全可以自由创作,不需要顾及欧洲大陆上的艺术风格和流派,自成一统。艺术界呈现出群星夺目的盛景,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都在维多利亚时期绽放。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运动流派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等。





同样当时的水彩画的创作风格和题材也是多种多样,有忠于古典写实风格的、有直接表现风格的、有研究户外光景的风景、有描绘建筑场景的等等,虽然画面多了些华丽,但画功扎实。



有些艺术爱好者经常问起,为何那个时候有这么多水彩画?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阐述,其一是水彩画历来是英国皇家或贵族喜欢的绘画材质,水与色的结合容易学习、材料的简单也方便易于他们外出写生、画画。皇室和贵族对水彩画的喜好,从上至下的也会影响到中产和更多的人们喜欢水彩画,由此水彩画在英国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当时的很多画家油画、水彩画等都有画。



其二,水彩材质快干、快速完成的特性,稍微有点绘画基础的都了解,水性材料比油性材料画面要干的快得多,此时画家也要考虑订单的时效性和数量,水彩画是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




其三,再回到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去看,维多利亚时期有很多是古典写实、写实的作品。在油画材料诞生之前,坦培拉(多指蛋彩画)是主要的绘画材料,直到16世纪以后才被油画逐步取代。坦培拉的材质属性、绘制的方法和水彩画有很多相近之处,所以当时有很多画家也会选择用水彩材料作画。今天我们再看当时的水彩画画面效果,画法是和坦培拉、油画很相近的,很多地方是用白色提亮的。






这个令人向往的黄金时代,没有随着维多利亚女王的离世而结束。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真正结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936年,第一届世博会时期建成的水晶宫倒塌,宣告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
此时的我们也能从这些画作里窥见,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盛景,当时的人们在财富、身份提升后的生活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