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超,1972年10月生,贵州贵阳人,199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项目管理硕士。现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六盘水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六盘水,这名字便含着山峦的层叠,水的清冽。我初闻此名,便觉有几分诗意,仿佛看见六座盘曲的山峰间,淌着一条不知疲倦的溪流。后来得知,这"六盘"原是彝语"美丽"之意,而"水"则是汉语,二者相合,竟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
初到六盘水,便觉空气里浮动着一种特殊的清凉。人们唤它作"凉都",倒也贴切。夏日里,别处热浪滚滚,这里却似被遗忘的清凉世界。我常想,若陶渊明得见此景,怕是要将桃花源的位置重新考订了。苏轼曾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六盘水的风物,正合此意。
乌蒙山脉蜿蜒至此,便生出许多姿态来。山不甚高,却极有韵致,如文人画中的远山,淡而有味。山间时有薄雾缭绕,远远望去,宛如未干的墨迹。我每于清晨推窗,见此景象,便想起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句子,心想这位画僧若来此地,不知要如何地欢喜。
水是六盘水的灵魂。城中有水城河穿行,其水清澈见底,日光下彻,可见游鱼细石。河畔杨柳依依,时有白鹭驻足,一派天然图画。老子云"上善若水",我观此水,确有一种润物无声的善。它不争不抢,只是静静地流淌,滋养着两岸的生灵。
城中人家,多爱植花木。杜鹃尤盛,春日里红艳艳地开遍山野,如火如荼。我曾见一老妪,在自家庭院修剪花枝,神情专注如对至宝。问之,答曰:"花木有灵,知人心意。"此话朴实,却令我想起张潮《幽梦影》中"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之句,人与自然的交感,原不必多言。
六盘水的夜,尤为可人。暑气全消,星光分外明亮。我有时独坐阳台,看远处山影如墨,近处灯火点点,便觉心中澄明。徐志摩曾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于此地,却愿多停留些时日,细品这"凉都"的滋味。
临别那日,恰逢微雨。山色空蒙,水光潋滟,整个六盘水如一幅未干的水墨画。我想,这地方的美,正在于它的不事雕琢,如陶渊明笔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境界。临行频频回首,那山,那水,那花木,已深印心底。
临窗记此,犹觉六盘水的清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