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去世不过一周,前夫汪小菲和前婆婆张兰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次不是因为深情追思,而是一场荒诞的“包机罗生门”,最终演变成母子反目的狗血剧。

1. 流言从何而起?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
网上突然疯传“汪小菲豪掷226万包机送大S骨灰返台”,源头竟来自张兰公司的员工“夏小健”——此人自称张兰干儿子,在直播中言之凿凿称汪小菲“一手操办包机”,张兰本人还点赞相关视频,暗示默认。
然而,徐家人迅速打脸:包机费用由小S夫妇支付,具俊晔全程护送骨灰,与汪小菲毫无关系。更讽刺的是,私人飞机公司Jetbay亲自辟谣,强调“费用由徐熙娣支付”,彻底撕碎谎言。
2. 汪小菲暴怒录音曝光:情绪崩溃的“背锅侠”
被架上热搜的汪小菲彻底失控。
他在语音中对张兰怒吼:“为什么总说是我包的飞机?我什么都没做!”
录音中脏话连篇,情绪濒临崩溃,甚至质疑母亲“炒作”。

这场母子互撕的背后,是汪小菲长期被舆论裹挟的压抑——从离婚互撕到抚养费纠纷,他始终活在“渣男”和“戏精”的标签里。而张兰的点赞行为,无异于亲手将儿子推向舆论油锅。
3. 张兰的“翻车”逻辑:流量至上,亲情靠边
张兰的危机公关堪称灾难。她一边点赞谣言视频蹭热度,一边在直播间避谈争议,大谈创业艰辛,甚至威胁网友“律师已取证”。
这种既要吃“人血馒头”又立“女强人”人设的操作,直接导致直播间被封禁,网友怒斥“毫无底线”。更可悲的是,这场闹剧中,逝者大S沦为工具——生前被消费隐私,死后被榨干流量,连骨灰返台都成了炒作素材。
这场闹剧暴露了三个残酷现实:
流量嗜血:从张兰团队造谣到网友狂欢,所有人都在争夺“流量尸体”,真相反而无人关心。
亲情异化:母子关系沦为公关筹码,汪小菲的失控与其说是“不孝”,不如说是长期被亲情绑架的爆发。
逝者难安:大S至死未能摆脱被消费的命运,家人的悲痛在舆论场成了连续剧的续集。

若真如小S所言“人在做天在看”,那么这场闹剧中的每一方都该扪心自问:当流量成为信仰,人性还剩几分重量?
逝者已矣,生者若继续在坟头蹦迪,只怕最终反噬的,会是所有人性里仅剩的体面。
对此,那位直播间里七十多岁的老太,不应该反思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