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香港拒绝英国反华议员入境,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大快人心

巴图乌栏讶 2025-04-15 19:02:03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作为史上首个被香港拒绝入境的英国反华议员,韦拉·霍布浩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遭受如此的对待。

在事情发生后,英国外交部立即以此对中国进行指责。

但没想到中国丝毫不惯着他们,外交部的回应更是让大批国人直呼大快人心。

中国到底回应了什么呢?

反华议员

作为一名英国议员,霍布浩斯的政治履历如同一部精心编排的反华剧本,这位出生于德国、后入籍英国的政客,自2017年当选巴斯选区议员以来,始终活跃在抹黑中国的第一线。

这种政治操守与个人选择的割裂,暴露出西方政客将意识形态凌驾于事实之上的荒诞逻辑,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相矛盾的选择,为她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在4月10日,她和丈夫搭乘飞机来到香港,想要探望刚出生不久的孙子,不想却遭遇了她人生中最为尴尬的一幕。

在霍布浩斯试图入境的当日,她在香港入的境处遭到了拦截审查,在5个小时后被送上了返回英国的航班,她也成为了第一个被香港拒绝入境的英国议员。

更让人尴尬的是,与她同行的丈夫则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

英国的指责

在事情发生后,感觉到受了委屈的霍布浩斯立即向英国提出了申诉和抗议,想让英国帮她寻回公平。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英国外交系统的应激反应却折射出了英国殖民记忆中的深层痼疾。

这种反应模式与21世纪国际关系准则形成尖锐冲突——当《中英联合声明》早已确认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的回应

对于英国的指责,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不但十分精准,更是让无数国人大呼痛快。

发言人林剑的声明仅用三句话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原则防线:重申入境事务属国家主权范畴,既肯定了特区政府依法履职,又拒绝接受任何外部的干涉。

并且香港是严格依据《入境条例》第11条进行审查的,该条款明确赋予执法人员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因素拒绝可疑人员入境的权利。

在外交部这种举重若轻的表态背后,是历经百年屈辱后才形成的战略定力——

中英的矛盾

既渴望分享中国市场的增长红利,又难以摆脱冷战思维下的意识形态桎梏。

这种战略分裂在具体政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维持对华第七大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在涉港、涉疆、5G等领域持续制造摩擦。

其议会跨党派中国研究小组2023年报告显示,主张对华强硬的议员数量较2019年增长47%,但同期中英贸易额逆势增长12%,这种政治与经济诉求的背离正在撕裂英国的战略理性。

未来的发展

在历史的沉积之下,中英关系显然陷入了一种困局之中,而破解这一困局则需要超越意识形态的实践智慧。

在这种关键时刻,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耐心与开放的姿态:

即便在BNO护照风波中,仍为30万在英华侨保留回国通道;即便遭遇议会反华浪潮,仍与英方维持气候合作、金融对话等务实机制。

而香港机场的这场外交博弈,终将成为重构国际秩序的重要注脚。

当霍布浩斯在返程航班上凝视云层时,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的鸦片战争文物正无声诉说着历史轮回的深意——

那个靠舰炮打开他国城门的时代早已沉入历史深渊,而尊重主权平等、合作共赢的新秩序曙光,正穿透殖民历史的阴霾,照亮人类文明前行的崭新航向。

来源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多次无中生有“批评”中国_凤凰网

一名英国议员被拒绝入境香港 外交部回应-中新网

0 阅读: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