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不择路?特朗普想砍掉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上位

巴图乌栏讶 2025-04-19 18:05:35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美国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中。

在实行全球对等关税之后,特朗普又涌出了一个新想法:砍掉联合国、北约等组织的经费。

消息传出后,有美国政客十分着急,担忧中俄会借此机会上位,取代美国的“大佬”位置。

特朗普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未来世界格局又会如美国政客所担忧的那样发展吗?

被削减的预算

在这份文件中,记录了特朗普的下一步计划,那就是从今年10月份开始,特朗普政府将会大规模缩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预算,从554亿美元直接砍到了284亿美元。

特朗普做出的这份国务院新预算案,与之前规划好的额度相比直接蒸发了48%,相当于瞬间抹去了美国全年对外援助的近四分之三。

有观察家发现,这份清单完美避开了以色列、埃及等传统盟友,却把欧洲方向的投入削得七零八落。

特朗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特朗普的经济算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就迅速崛起,击倒了苏联之后更是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此后更是热衷于在各种国际组织中做老大。

因此特朗普突然对外交系统痛下杀手的决策,需要放在美国经济困局的显微镜下观察。

但当各国纷纷祭出反制措施时,原本设想中的贸易顺差变成了制造业回流迟缓、农产品滞销的烂摊子。

而根据2025年初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联邦债务早已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现象持续恶化。

砍掉对外援助既能节省真金白银,又能迎合国内民粹主义情绪——毕竟在铁锈地带失业工人眼里,援助乌克兰的资金远不如家门口的工厂复工来得实在。

当美国停止为国际组织续费,华盛顿对世界银行、IMF的影响力必然松动;当军事援助缩水,中东、非洲的代理人体系难免崩解。

华盛顿的焦虑症

在4月14日这份预算案被美国媒体曝光之后,美国政治界就迅速拿起了熟悉剧本,那就是“中国威胁论”。

“这会让中俄填补空白!”参议员沙欣的警告与外交人员协会声明形成双重唱,仿佛按下某个固定程序的启动键。

但现实远比这种非黑即白的叙事复杂,中国之前确实在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上升至15.25%,但也这是经济总量增长的自然结果。

当美国拖欠会费导致世卫组织停摆时,北京选择注资维持全球抗疫合作;当北约东扩引发地缘危机时,中国外交官在安理会强调政治解决方案。

特朗普的悖论

但实则暴露了美国的矛盾心态:那就是既想摆脱国际义务,又幻想保留美国在国际中的干预能力。

可是现实往往比设想残酷——美国关闭36个使领馆意味着情报网出现盲区,削减维和经费将削弱对非洲矿产资源的掌控,砍掉禁毒援助更是直接纵容了拉美的贩毒集团。

美国的这套以军事同盟、美元体系、文化输出构建的霸权金字塔已经正在出现结构性裂缝。根据美国外交学会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对美国的信任度已跌至1945年以来的最低点。

新秩序的胎动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承诺不再新建海外煤电项目,俄罗斯推动上合组织建立能源交易本币结算机制,欧盟启动史上最大规模主权基金建设。

这些动向共同勾勒出的,是个多极世界自我调试的轮廓。

此刻站在历史分水岭上回望,特朗普的预算大刀或许只是加速了某种必然,那个靠航母舰队和美元印钞机维系单极霸权的时代,正在新时代的晨曦中缓缓落下帷幕。

而真正的悬念在于:当美国选择转身离去,迎接世界的会是混乱无序,还是新生的机遇?

来源

特朗普打算砍掉几乎全部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