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零售业供应链大会:构建价值共同体重塑产业链新生态

灵兽 2025-04-23 22:40:02

4月22-24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零售业供应链大会暨第二届地标名品推荐会在济南召开。与会嘉宾通过洞察宏观趋势走向、促进上下游战略协同,聚焦行业新热点,抓住变革新机遇,围绕“构建价值共同体 重塑产业链新生态”会议主题展开探讨。

4月23日全体会议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彭建真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尽管2025年行业仍在艰难爬坡、不断优化调整,但与两年前相比,企业的发展方向感更强了。

企业现在清晰地知道,我们要改变!要优化不合理的零供合作模式,改变仅仅依靠后台毛利的盈利模式,让企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可持续;要改变我们的商品,让今天我们为消费者提供的这一盘货,不仅适合当前消费者的需要,还要引领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要改变卖场的温度,让消费者愿意专门到我们的卖场,体验我们的商品和服务;当然,我们也要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字化水平、运营流程,日常管理以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行业在形成发展共识后,企业可以制定阶段性目标,形成合力推动行业发展。

当前,我们正面临全新的国际环境和经济环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希望和行业各位同仁一起,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齐心协力 帮助外贸共渡难关。协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内外贸一体化的决策部署,响应商务部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的号召。协会正积极配合商务部相关司局,收集会员行动信息,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商务部相关商品对接活动。协会会员单位润万家、盒马、永辉超市、天虹、伊藤洋华堂、比优特、家家悦、银座,武商集团、京东、美团等企业都通过自己渠道和协会平台,对外公布开放外贸企业入驻通道,希望帮助外贸企业排忧解难。协会还与相关外贸协会沟通,研判未来走势,希望为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建立长效机制。

二、零供携手 共创零供合作新篇章。昨天下午,协会举办了2025年零供闭门座谈会,延续了2024年合肥零供闭门会的共识。零售商、供应商和经销商应以消费者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在商品力、流通效率、优化成本等方面努力,形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共赢模式。闭门会分享了一年来各方的最新实践,探讨了新的挑战,强调要提升经销环节的效率,树立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理念,尝试新的合作模式。

三、立足目标顾客 不断发现好的商品。当前,为目标消费者创造和找到好的商品,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协会除了组织采购年会,还连续第二年携手国家品牌网推出地标名品进超市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零售商接触到全国2800个地标名品,为消费者创造福祉,带动优质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希望零售行业的从业者共同努力,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体大会上,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丽致辞。

中国零售新发展阶段下的价值重构

鲁商集团,构建新零供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会上,鲁商集团股份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朱华建带来题为《鲁商集团,构建新零供关系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他表示,鲁商集团正通过创新全域触达、数字驱动和一盘货协同三大核心能力,构建新型零供关系。

在全域触达方面,鲁商集团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公域与私域融合等方式,构建全渠道触达矩阵。线上平台“鲁商生活”上线后,品牌超3万,曝光量达11.3亿次。同时,创新线上场景营销,多次登顶抖音带货榜周榜、月榜第1名。

在数字驱动方面,鲁商集团打造“一云四平台”,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和业务流程优化。与供应商的服务全链路数字化全面上线,审批效率提升80%,年结算单据超20万笔。此外,AI中台接入DeepSeek,驱动新零供关系,智慧云仓实现3小时达的供应链配送。

在统筹一盘货方面,鲁商集团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张网、一盘棋、一盘货、一体化,提升商品力。通过商品联名、反向定制等方式,与供应商共建消费新生态。同时,鲁商集团提出“四共”理念,即产品共研、驱动共融、生态共建、金融共赋,重塑新零供关系,助力供应商发展。

朱华建表示,鲁商集团将深化产业协同,构建新零供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家家悦的供应链思考

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培桓向与会者分享了家家悦的供应链思考。他表示,供应链对于零售企业至关重要,如同“剧本”之于舞台,是零售企业成功的基础。家家悦在 30 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产品时代到市场时代的转变,如今更加注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商品和品类。

当前零售业正处于时代转换的节点,企业需要从单纯关注产品转向关注消费者体验。家家悦通过分析顾客购物任务,根据不同门店的顾客需求,实现差异化经营,避免同质化竞争。基地采购和与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是家家悦供应链的重要支撑。通过基地直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与供应商协同合作,为消费者定制优质产品。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家家悦注重效率提升,通过托盘运输等方式节省运输时间,减少损耗。同时,家家悦加强数字化建设,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确保物流配送的准时性。王培桓还提到,家家悦致力于打造制造型零售业,重点发展生鲜加工,将食材转化为菜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此外,家家悦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为供应商和区域零售商提供第三方物流和运营指导,助力行业发展。王培桓表示,家家悦将继续探索供应链创新,希望与各方携手,共同推动零售业的转型升级。

供应链创新支持新增长

安得智联营销中心总经理叶芦芳带来题为《供应链创新支持新增长》的演讲。他表示,安得智联通过三大底座——交付平台、增长平台和智慧供应链,助力快消行业可持续增长。2024年,安得服务了3300多个品牌商和3000多个核心渠道商。叶芦芳表示,快消行业面临增长放缓和分化,但新品类新势力仍在快速发展。基于在美的集团DTC的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实践,安得沉淀出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以独立第三方的角色,支持品牌方与零售商实现新零供协同生态,实现降本增效、生意增长、数字化转型、生态协同,推动从“对立博弈”到“合作共赢”的转变。

《中国零售分销体系研究白皮书2025》分享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大中华区零售与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郑铭驹分享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安永共同发布的《中国零售分销体系研究白皮书2025》的研究内容。据介绍,该白皮书通过对众多企业高管的访谈,总结了零售与消费品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过去十年间,中国商贸流通体系的零供关系从博弈逐渐走向协同,但仍有提升空间。白皮书发现,超72%的企业已开展多方面合作,但效率与结果仍待验证。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业绩压力、缺乏工具与人才。未来,零供合作应着重于降本增效与洞察消费者需求。此外,白皮书还对比了中国与美日的零供关系模式,提出了“417”概念,即围绕四个共同目标优化17个环节。郑铭驹表示,提升零供关系需政策支持、行业交流与专业培训,最终实现企业与行业的共赢发展。

消费观察:全民养生时代,新滋补正当时

官栈集团副总裁孙志国带来题为《消费观察:全民养生时代,新滋补正当时》的演讲。他表示,随着人口结构变化与生活节奏加快,全民养生时代已然来临,消费者对健康滋补的需求愈发强烈。官栈通过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以简单方便、安全标准、效果可衡量、高性价比为产品研发方向,推出如富含胶原蛋白的花胶等产品。官栈在研发上投入巨大,与众多科研机构合作,搭建全链路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料筛选到生产加工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官栈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山姆、盒马等终端合作,打造百万门店计划,提升品牌影响力。官栈致力于将中式滋补发扬光大,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与远方的追求,助力全民养生时代的新滋补发展。

地标赋能与渠道创新

北京嘉和一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京京带来题为《地标赋能与渠道创新》的演讲。她表示,地标名品在当下产业变革中,已成为品牌建设与消费者心智信任构建的重要载体。面对餐饮与零售行业面临的门店拓展受阻、客流下降、线上流量成本上升等困境,地标名品凭借其独特性与文化内涵,为行业带来全链路创新机遇。刘京京提到,国家认证的地标名品数量不断增加,产值持续攀升,地标产品不仅是大地的馈赠,更是品牌建设的有力抓手。数据显示,73%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有地理标志的商品,其购买潜力巨大。

嘉和一品在地标名品的实践中,深入原产地,从源头把控品质,实现产业链协同,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企业不仅是地标名品的使用者,更应成为共建者,通过标准化建设、稳定合作等方式,推动地标名品走向全国。嘉和一品利用互联网工具,通过视频号、抖音等平台,让消费者了解地标名品背后的故事,增强品牌信任度与传播力。

刘京京呼吁,地标名品的未来发展需要各方助力,实现产地标准化与食材IP化表达,通过专业能力推动多元化渠道传播,形成全链路共建,让地标名品成为连接产地与城市、味道与情感的纽带,展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荐

在本次大会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推荐环节,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江富分享表示,六必居60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守正与创新。六必居坚守匠心,传承18代大师技艺,以非遗滚堂糖蒜为例,选用山东苍山大蒜、弱碱性水和陶坛,人工滚坛腌制,确保产品品质。同时,六必居不断创新,开发爆炒下饭酱等新产品,与盒马、盐津铺子等品牌跨界合作。俞江富还介绍了六必居与盐中甜的战略合作,发布首款联名产品“600+益”益生菌发酵小叶酸菜,加上强调传统与科技结合,共同推进酱菜产业发展,让消费者吃得更健康。

勐海县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君励介绍,杨聘号始于1912年,是云南老字号企业,位于普洱茶核心产区勐海县。公司拥有杨聘号、如道、殿堂级三大系列产品,其中殿堂级系列汇聚了名山名寨的顶尖茶叶。其产品2018年曾在香港君悦酒店以208万港币高价拍卖成交。杨聘号是云南省重点龙头企业,连续8年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拥有完善的质量体系。公司不仅自建专卖店,还通过销售网络和OEM合作拓展市场,为吴裕泰、八马茶业,盒朴朴,农夫山泉等知名品牌供应原料。林君励表示,公司以制药标准制茶,掌控上游古茶树资源,致力于生产高端且性价比高的产品,传承“做茶如做人,人道即茶道”的理念。

产业链重构与机遇

雅斯生鲜与餐饮化的经营逻辑

会上,湖北雅斯连锁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晓宜分享了雅斯生鲜与餐饮化的经营逻辑。杜晓宜表示,雅斯是一家具有独特经营风格的企业,其发展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规矩”模式。近年来,雅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雅斯的生鲜与餐饮化经营逻辑是其成功的关键。雅斯早在15年前就开始探索生鲜与餐饮化的结合模式,这一模式的灵感来源于欧洲的家乐福和麦德龙。雅斯在生鲜经营上注重精细化管理,强调干净整洁,这是稳定客流的基础。同时,雅斯通过熟食加工进一步巩固了客流,特别是在果菜鱼肉等生鲜品类上,通过品质和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雅斯的餐饮化经营更是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专业的餐饮团队和超市团队的协同合作,实现了超市与餐饮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超市的竞争力,还实现了较高的毛利率。

杜晓宜还强调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雅斯通过提高员工工资、改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生活等方式,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雅斯的未来发展将聚焦于湖北省全省布局,计划在每个县设立大型超市,并在地级市场拓展更多门店。同时,雅斯还计划以武汉为中心,向全国超市企业赋能,帮助其他企业提升竞争力。杜晓宜建议,中小超市企业应注重提升员工待遇,关注线下体验和实体场景的打造,而不是单纯依赖促销活动来提升销售。

零供高效协同 携手共创未来

比优特商业集团董事长孟繁中带来题为《零供高效协同 携手共创未来》的演讲。他结合比优特的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了零售业供应链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孟繁中表示,当前大型连锁超市面临衰败困境,根源在于与小店共用小经销商供应链,导致商品价格高于小店,失去竞争力。他以比优特为例,2019年发现这一问题后,通过调整供应链,要求供应商供货价格不高于小卖店,成功扭转了亏损局面。

在他看来,中国快消品经销商数量过多、规模过小、成本过高,应借鉴日本经验,整合为少数大经销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此外,大型连锁超市应发挥商品全、价格低的优势,避免成为顾客的“备胎”。他呼吁零售商联合起来建立区域大经销商,提升供应链效率。比优特通过成立真市美供应链管理公司,实现了出厂价加5个点的低成本运营,推动了企业发展。

孟繁中希望更多企业一起推动零售业供应链的优化升级。他表示,大型连锁超市仍是未来零售业的主流,应坚定信心,优化供应链,携手共创未来。

带板运输助力零售打造精益供应链

路凯(大中华)控股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池洁带来题为《带板运输助力零售打造精益供应链》的演讲。他表示,路凯致力于推送带板运输在国内的发展,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400多万片标准化托盘,服务于5000多家快消品企业,建立了50多个全功能托盘营运中心。数据显示,1200*1000mm标准托盘在快消品行业使用率占比接近90%,零售商使用托盘的标准化率接近100%。带板运输是加快库存周转,提升商品动销的刚需,使用标准化托盘并在产业链进行动态流转,可显著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供应链精益化的关键。池洁呼吁各方转变观念,零供协同,共同推动带板运输,助力全链路降本增效。

蚂蚁商联供应链新思考

蚂蚁商联董事长田建忠分享了蚂蚁商联供应链新思考。田建忠表示,未来的供应链必须更加注重效率、协同与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蚂蚁商联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蚂蚁商联将加强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外,蚂蚁商联将积极推动供应链的绿色化发展,减少碳排放,助力可持续发展。

蚂蚁商联通过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蚂蚁商联已经实现了对商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未来蚂蚁商联将继续加大在供应链创新方面的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为零售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安心到革新:重新定义肉制品增长逻辑

齐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高端零售事业部负责人齐永兴带来题为《从安心到革新:重新定义肉制品增长逻辑》的演讲。他表示,中国肉制品市场规模庞大,但品牌化不足,食品安全隐患突出。齐赞集团通过调研发现,消费者对清洁标签和优质原料有较高需求。为此,齐赞推出诚实烤肠系列,采用黑猪肉、大骨汤等优质原料,坚持零防腐剂、零保水剂、零非法添加,并引入国家公证处公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齐赞立志成为安心肉制品专家,从一根烤肠开始,推动行业革新。

折扣化浪潮下,新品如何突围?

好特卖联合创始人张宁带来题为《折扣化浪潮下,新品如何突围?》的演讲。据介绍,好特卖成立五年来,已拥有3000万注册会员,卖出1亿件商品,为消费者省下177.5亿的折扣差价,致力于用商业高效解决社会问题。

张宁将零售业态比喻成生态图,好特卖则是其中的“秃鹫”,是大自然的分解者,与其他物种协同,服务好自己的生态位。好特卖的客群非常年轻,75%的客群小于40岁,且每周上新率高达20% - 30%,消费者没有单品复购心智。好特卖通过“寻宝”暗示,引导消费者关注新品,满足其对品质和体验的需求。

张宁表示,新品上市难,传统渠道有局限。好特卖则为新品提供了新的突围路径。好特卖可以作为新品的第一棒,通过试销环节,使新品安全出发,积累数据后与供应链和经销商谈判。之后,新品可以在小红书等平台进行推广,最后在全渠道覆盖。若出现尾货,好特卖可再次兜底。好特卖还计划开放数据能力,为品牌创新提供支持,助力新品在折扣化浪潮中突围。

四轮驱动供应链新模式探讨

蜀海供应链CEO龚力带来题为《四轮驱动供应链新模式探讨》的演讲。龚力表示,餐饮行业连锁化率不断提升,但整体仍较为分散。蜀海作为产业链中间的连接者,致力于通过提升运作效率来优化供应链服务。

在他看来,供应链发展可以分为共享、共创和共生三个阶段。共享阶段是将社会资源集中利用,共创阶段则是通过创新提升收入和行业发展,共生阶段则是产业链各方共同服务消费者,分享收益。目前,蜀海正处于共创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满足不同业态的客户需求。蜀海还注重用户研究,与客户共同研究菜单设计,利用自身资源支持客户创新需求。

在技术应用上,蜀海结合新设备和食材优化产品,提升消费者体验。例如,通过新技术优化菌汤制作,不仅提升了风味,还降低了成本。在组织能力方面,蜀海以客户为中心,赋予客户代表更多权力,激励员工及协作群体。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将为供应链带来革命性变化,蜀海通过数智驱动优化周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他希望行业共同推动食材供应链的安全与高效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

获得穿越周期的力量

上海有创可呈咨询创始人&首席顾问张国宏带来题为《获得穿越周期的力量》的演讲。他结合自身23年零售行业经验,分享了对零售行业的深刻洞察。张国宏表示,中国零售业过去3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大卖场黄金20年、区域零售商逆袭的10年以及2016年开始的新零售阶段。生鲜化、线上化、质价比和数字化能力是零售商穿越周期的关键。

生鲜化能力体现在品类升级与标准化改造,如盒马在水产、烘焙等品类的创新。线上化能力则面临转化率和日活数的挑战,需提升履约质量以促进复购。质价比能力要求零售商通过定牌和供应链重构降低成本。数字化能力则聚焦于门店透明化,通过实时数据监控提升管理效率。此外,门店数字化虽面临建设、运营、员工体验和部门权力平衡等挑战,但对提升企业效率至关重要。对于中小企业,“生鲜鲜度好、标品价格低、全渠道经营”是跨越周期的基础,同时需借助数字化赋能和服务力溢价实现可持续发展。

压轴对话:构建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供应链价值共同体,实现“三赢”

在对话环节,德勤亚太区消费品及零售行业主管合伙人张天兵作为主持嘉宾,与对话嘉宾:三江集团安鲜网络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念慈、信誉楼百货集团超市事业部总经理王金兵、盼盼食品集团饮料事业部总经理蔡鹏、山东永信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家波围绕“构建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供应链价值共同体,实现‘三赢’”这一话题展开深度讨论。

此次大会上,还举行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安得智联“开放零售基础设施,推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助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战略签约合作仪式。

0 阅读:6

灵兽

简介:一群资深媒体人打造的新媒体平台,为商业原创报道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