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桥暴雷|联易融巨亏8亿的起源...

翠供应 2025-03-04 05:38:12

供票盈前两天撰写了一篇某联易融因“供应链过桥暴雷、大幅巨亏”的文章,文章内容并不涉及任何尚未公开的信息,对联易融所发布公告进行了简单解读...

文章发布后,其内部员工开始联系供票盈团队删稿未果,今天其开始豢养小号在多个媒体造谣抹黑供票盈团队...

供票盈不会陷入对方“PUA感恩”“人在做天在看恐吓”“黑公关污蔑”等污蔑抹黑指控中,供票盈对这些回复就只有一条,就是实事求是:

联易融过桥暴雷,巨亏超8亿元!(联易融:过桥暴雷、巨亏超8亿!)

在供应链ABS业务过程中,通常商业保理公司需要先将供应商持有的对下游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受让,受让完成后,再将该笔应收账款转让予专项计划。

保理公司受让应收账款,形成ABS基础资产池的过程称之为“过桥”。过桥资金来源通常为保理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通常,保理公司通常会选择在ABS发行认购资金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过桥,以确保自身过桥资金的安全。

但在极端情况下,保理公司过了桥,ABS募集资金没有到位,ABS无法顺利发行时,保理公司的上述保理行为就由过桥变成了“保理”。如果这时候,核心企业债务人再因各种原因无法兑付其应付账款,保理公司的过桥资金无法收回,实质上就形成了过桥暴雷。

令供票盈疑惑的是,联易融每个会计年度几乎都在进行坏账计提,为何该笔过桥坏账时至今日方才进行计提?(按理来说,地产集中风险爆发在2021年之后,近两年保理ABS发行又困难,理论上该笔过桥资金逾期已有较长时间)

作为一家公众公司,上市被提及公司,在这一方面,可以说信息披露并不充分。

供票盈还了解到,市场上还有一些操作,有时候一些资金方也将短期借贷包装成为“短期过桥”,基础资产也可能存在虚构的前提....而这中间可能还会隐藏着极大的道德风险...

附原文:

稍早时分,国内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供应链科技企业联易融科技(9959.HK)发布盈利警告。信息显示:

联易融2024年去年权益股东应占综合亏损金额约8.1亿元至8.4亿元之间,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人民币4.41亿元,这意味着联易融亏损额度同比去年几乎放大一倍。

联易融将这次亏损解释为过桥资产造成的减值损失造成的。

来源:联易融科技

供票盈注意到自2019年以来,联易融几乎从未盈利。

来源:联易融科技

每每经营略有改善(比如今年上半年),便会爆出巨额损失计提,不知2024年大幅计提后,2025年是否还有?这一点管理层在与投资人沟通时,也从未主动提及(是否刻意隐瞒?)

另外,其引以为傲的在手现金,大部分来自于IPO融资所得,公开资料显示,其ipo的发行价为17.58港元,募集资金规模达到77.1亿港元。

但其自上市以来,股价持续走低,从最高时的25元已跌至现如今的不足2元,跌幅高达90%以上,最低股价仅1元有余!即使在经营如此失败的情况下,公司持续两年进行高额“恒大式”特别分红,可堪称“行业之幸”吗?

0 阅读:1

翠供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