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由于公务员与普通群众在社会地位,收入等方面的差距较大;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群体,社会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如:2011年7月1日起,公务员已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却有人设问:“公务员为什么不交社保”;欲知其中缘由,还需从公务员的待遇说起。

今日法律议题研讨:公务员的社会保险
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务员工资待遇与国有企业职工相当;由于公务员没有资金,不少公务员“下海”经商,或者自愿申请调入国有企业,如:不少部队转业军人等;企业改制后,不少人又回到,或者申请调入公务员体制内。
为了稳定公务员队伍,2005年4月,国家颁布了公务员法;本法第十二章规定了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与保险。其中,第八十三条规定了公务员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当时还没有社会保险法,加之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多数地方由财政为公务员统一缴纳社会保险。
公务员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了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本款对应的是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前一句的规定,即:职工的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公务员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还规定了工资调查制度,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有人或许要问,工资调查的结果在哪里查询,比较呢?各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每年公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工资调查的结果;倘若一定要进行比较,公务员的基本工资与调查结果相当。
公务员法第八十条第三款还规定了公务员的住房等补贴,本款对应的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款,即:住房公积金的对象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所有“在职职工”。
由于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本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工资调整机制无法实施;由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效力等级为行政法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尚有“折扣”,除国有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的特定群体外,普通职工也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
公务员享受工资调整机制和住房公积金待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务员与普通职工的工资等待遇逐步扩大;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如:2011年7月1日起,所有公务员已缴纳了社会保险,甚至还有人认为“公务员不交社保”:

公务员的工资调整机制
2024年2月,作者退休前一个月的各项工资性收入近27 000元,扣除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每月实发工资不到20 000元;2025年3月,作者的退休待遇才确定,退休金具体是多少,待4月10日查询方能知悉;必要时,作者可以行使复议权利,如:警衔已按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是否纳入退休金核算等。
有人或许追问,根据社会保险法,退休金是“按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规则确定吗?尽管回答本问,对作者可能不利;但能区分社会与商业保险,从而㝎现分配正义;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多数人据此可以得出结论,个人账户金额并不是唯一因素,依此区分英美法系中的商业养老保险。
针对上述规定,2019年,国家决定,从2019年起,各项社会保险以税收方式征缴,旨在促使包括农民在内的群体享受退休待遇;但由于不少人将社会保险混同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以税收方式征缴难以推进。
农民享受退休待遇可以解决规模农业生产问题,如:农民有养老保障,家庭承包责任制没有实施的必要。有人或许追问,农民的工资,或者收入如何确定呢?
农业生产是产业分类之一,农民也是职业分类之一,农民的工资,或者收入以生态农产品确定即可,如:生态大米接近每斤10元、生态蔬菜的价格也不菲;但不少群体考虑了工业生产,如:添加剂等行业,仍坚持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人口大国也意味着,我国的国情之一也是农业大国,以何基本因素确定工资调整机制可能关乎国家的未来,如:目前最低工资调整主要考虑了住房等物价因素;倘若以生态农产品价格为主确定工资调整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还能保持物价稳定。
倘若全部消费生态农产品,不仅能促进全民健康,我国农产品的标准还能主导世界粮食安全标准;……,如此等等。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从表面上观察,本条保障了职工的利益,如:各地政府发布最低工资标准;但从实质分析,却“架空”本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工资调整机制,社会经济发展的“红利”被资本“独揽”,如:注册公司便能剥削他人等。
有人或许追问,最低工资怎样确定?从英美法系观察,最低工资通常由行业工会确定;对此我国的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和工会法等也有规定:
例如:根据公司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后一句规定,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中的劳动报酬的约定可以评价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再如: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有关劳动报酬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工会与用人单位平等协调的劳动报酬也可以评价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有人或许进一步追问,地方政府为何不推进工会的设立,并依法支持工会的工作?为此,国家提出了全过程的民主;有适当的话题作者将再进一步详细分析,资本实际上可能“反对”民主:

最低工资与工会的关系
有我国,工资调整制度有参考标准,如:统计部门发布的居民可支配性收入。职工享受工资调整机制,公务员为什么不交社保等问题也不是“今日法律问答”所要讨论的话题;不仅如此,社会也不会出现当前的“公考热”等现象。多数人据此可以提出结论,民主“须臾”也不能与公民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