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来”会不会变成“好想跑”?

成廉评社会趣事 2025-03-09 05:06:32

零食连锁店行业波澜再起,“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3月3日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某监察委员会出具的公司董事长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调查的通知书,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未被要求协助调查。

瞬间,好想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各种“黑料”被网友扒出来了。

一时间,“好想来”会不会成为“好像跑”,引来各方关注!

好想来作为已经拥有上万家门店的零食连锁企业,在市场上拥有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被外界看好的头部零食连锁品牌。

万辰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为全球领先的食用菌企业,自布局零食零售板块以来,先后整合了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五大零食零售品牌。2023 年9月12日,万辰集团召开零售品牌合并媒体发布会,宣布旗下四大品牌合并命名为 "好想来品牌零食"。

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2023年度总营收87.59亿元,同比增长13057.81%;2024年第一季度总营收46.95亿元;为抢占市场,好想来宣称未来品牌计划投入3亿元。

好想来也号称全国量贩零食零售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母公司万辰集团也是时代的弄潮儿!

2011年,王健坤正式创建万辰集团,垂直整合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其中以蘑菇最为出名,年产量达14万吨。

2015年,主打“农业科技企业”概念的万辰集团在“新三板”挂牌。6年后修得正果,2021年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推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2022年—2023年,万辰集团掀起了一波收购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兼并了好想来、来优品、陆小馋等多个品牌,崛起为国内零食市场的第二大玩家,门店数近1万家,彻底改变了量贩零食市场的格局。

财报显示,2023年,万辰集团营收翻了整整16倍!2024年前三季度又翻了3.2倍,从一家年营收5、6亿的公司,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增收至200多亿!

弄潮儿翻船,引来零食量贩行业的深度反思。

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调查显外界很突然,

关于好想来的一些内部问题也被有心人士开始揭露出来。

急速膨胀的营收,万辰集团的毛利仅10%左右,导致2023年反亏了8300万。

好想来2023年度量贩零食业务净利润(剔除计提股份支付费用)也仅为0.33亿元,

就2024年上半年来看,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毛利率仅10%左右。造成毛利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采购成本控制不足、门店运营成本攀升。

不仅好想来利润难如人意,整个零食行业都面临着投资门槛高、毛利率、回报率偏低这一问题。

零食量贩行业的内卷,叫苦的不仅仅是加盟店,供应链企业已经成为“夹心饼”。

在好想来的招商介绍里,多次提到“品牌直接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简单来说,他们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采购环节,零食量贩品牌通常直接从工厂或品牌商采购商品,定价体系简化,将返点返利计入采购价格;他们大多不采用赊销模式,而是现货现结零账期,避免了垫资和坏账的问题,厂家到账快,议价能力就更强,压缩厂家利润至10%~20%,再以10%左右的低加价率供货给加盟商。

一瓶500ml的矿泉水卖1.2元,一盒超市里卖三四十的自热火锅,在好想来里只用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有人测算,如果一家量贩店实现95%以上的直供,门店的终端售价仅是出厂价的1.3倍,这就会带来约20%的门店毛利和8%-10%的供应链毛利。

目前零食量贩连锁店,普遍追求的是规模效应。这个最直接的好处,是获得更大的上游议价权,这样一来,需求量更大、进货价更低,也就意味着供应链企业空间不断被挤压。

可以说,零食行业企业发展处于“精打细算”阶段,稍有不慎,就处于亏损状态。万辰集团高层的剧变,必然带来的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冲击,很容易带来市场的不稳定。

特别是在品牌门店快速扩张期,这将是重大利空,也是市场巨大挫折!#好想来#

0 阅读:221

成廉评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