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导演”讽观众不懂艺术时,饺子用哪吒2教路:观众不是傻子!

雅绿看小说 2025-02-12 09:34:47

《当“大导演”们抱怨观众不懂艺术时,饺子用《哪吒2》的票房证明:观众不是傻子!

文◎青冥

当徐克用《射雕》的3亿投资换来观众“退钱”的骂声,当乌尔善的《封神2》被嘲讽为“页游特效大赏”,饺子却用两部《哪吒》狂揽90亿票房,给影视圈上了最狠的一课:所谓的“大导演”神话,不过是皇帝的新衣;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资本堆砌的泡沫,而是笨人下苦功的坚持。

这个曾经的医学生,用最“笨”的方式撕开了行业的遮羞布。

别人拍电影是“流量明星+大IP+热搜轰炸”三板斧,他却能在家啃老三年,死磕一部16分钟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别的导演忙着混酒局、攀关系,他连政府部门的人都不见,活像个动画界的“山顶洞人”。

可正是这种“不近人情”,让他避开了资本裹挟和人情绑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每一帧画面的打磨——敖丙的冰晶铠甲改了37版,李靖对战章鱼怪的招式设计了半年,连角色表情都要亲自表演给画师看。

这种“笨功夫”,在追求“短平快”的影视圈显得格格不入,却恰恰成了击碎行业潜规则的铁锤。

反观那些“大导演”们的操作,堪称行为艺术现场。徐克把金庸武侠拍成古偶PPT,肖战版郭靖念着琼瑶台词谈情说爱;乌尔善砸3亿给殷郊做“三头六臂”,成品却被吐槽像“赛博煤气灶”。他们沉迷于用流量明星的腹肌、好莱坞特效团队的名头制造虚假繁荣,却忘了观众早已看透这些套路——首日票房能靠粉丝锁场刷到3亿,但第二天就会现出原形。而饺子用五年时间憋出的《哪吒2》,没有顶流站台,没有铺天盖地的通稿,单靠“陈塘关百姓抄起锄头保家卫国”的真实群像,就点燃了观众的热血。

这背后是两种创作逻辑的终极对决:一方把电影当资本游戏,用大数据测算观众喜好,用热搜制造虚假期待;另一方把作品当命根子,敢花五年时间啃老做短片,敢让4000人团队死磕2亿个动画角色同屏的海战场面。

当“大导演”们抱怨观众不懂艺术时,饺子用《哪吒2》67亿的预测票房证明:观众不是傻子,他们分得清什么是用心,什么是敷衍。

影视圈总爱吹嘘“工业水准”,但饺子现象狠狠戳破了这个泡沫——所谓工业化,不是请好莱坞团队或买顶级渲染器,而是肯不肯像匠人那样“愚直”。

他让太乙真人说着川普涮火锅,让申公豹一家探讨偏见与命运,这些冒着烟火气的创新,比徐克魔改《射雕》的狗血爱情线高明何止百倍。

当行业还在争论“艺术与商业如何平衡”,饺子早已用行动写下答案:把故事讲到极致,票房自会说话。

如今《哪吒2》的彩蛋暗示着封神宇宙的野心,而徐克、乌尔善们还在为扑街作品找借口。这场较量没有赢在起跑线的天才,只有肯下笨功夫的“傻子”。它告诉所有人:影视圈最缺的不是技术或流量,而是愿为作品“啃老三年”的孤勇,和面对资本诱惑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定力。

毕竟,能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镀金的招牌,而是创作者剖开真心时溅出的那团火。

0 阅读:4

雅绿看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