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答案“1就是1,2就是2”,除非题目本身存在多解,不然其他答案绝对就是错误的。学习数学,最讲究的就是严谨。数学与语文不同,哪有那么多好争辩的呢?
就比如人教版语文课程中有一篇古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或“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北大中文系温教授说:“两种说法都对”,人教社给出回应:“立套教材都是(是人)”。
这让广大的网友心生迷惑,难道学的是假语文?
就在“斯人也”还是“是人也”仍然被议论不休时,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本中有一处错误问题,同样是受到了关注。
这处错误不容易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发现者是杭州一小学的小学生。
在六年级上册学习“比”的这章,课本第47页有一道填空题。
题目是这么说的:小敏和小亮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6本花了12元;小亮买8本花了20元。
分别就学生求两人的练习本数量之比和所花费的钱数之比。学生只要是把比的意义弄懂了,怎么这个题目还是非常简单的。
正确答案就是6:8=3:4和12:20=3:5。
按照道理来说没有多大问题,可是细心的同学却发现了这么一个明显的错误。
小亮比小敏多买两本,多花了8块钱。那么,每本的单价也就是8÷2=4元。
矛盾由此出现!题目一开头就强调了“两人买的是同样的练习本”,也就说明练习本的样式和价格应该都是统一的。
小敏买6本花了12元,那么每本的价格也就是2元。而小亮买8本花了20元,每本的价格也就是2.5元。
相比较数据不难让人发现,从这一方面来计算,练习本的单价不同,这与题干条件当中的硬性要求是冲突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插图没有变化之前(历经毒教材风波后,人教版数学教材是做了适当调整),这道题出现在旧版教材当中是正确的,数据都对得上,如下图所示:
小敏买6本练习本花费1.8元,每本也就是0.3元;小亮买8本是花了2.4元,那么每本也是0.3元,完全正确。
我之前就对这个问题做过分析,指出过确切的错误位置,没想到在不少的网友看来:同样的练习本,价格出现不同是正确的。
这作何解释?从部分网友的角度来看,同一件商品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价格。
于是就认为“购买同样的练习本”,最后练习本的单价对不上,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还有的网友说:“一个是在实体店买的、另一个是在网上买的,小亮买的贵是遇到了大数据杀熟”。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这样的说法无非是网友的调侃,看看笑笑即可。
不过,网友的第一种看法就值得深究了。
不知道这是数学题,而不是阅读理解。题干条件的第一句话就限制了“练习本方方面面全部都要求相同”,故而其他的说法就不成立。
如果非得钻牛角尖,那数学题压根就没法去求解,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
要是学习数学抱有这样的想法和态度,那数学根本就学不了。换句话来说,往往这样的同学数学成绩都不太好。
“斯人”和“是人”都可以用在语文中,但在数学中可行不通,这或许就是引发争议的主要原因。
出现明显错误,教材编改的专家们就得深思了!教材作为老师教学和学生接受教育最直接的工具,出现错误内容应当及时整改,并确定唯一的正确结果才行。
要知道教材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沉淀到自己的脑海中,转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认知和思想一旦养成,终身都难以更改。
更何况,教材都是由教育界的专家们编排、经历了许多轮的审查才最终出版交给学校,最后下发到学生手中,供孩子们学习。
可为何先前明明是对的内容,却偏偏改成了错的呢?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很有可能在多年之后又会闹出“是、斯人也”这样的闹剧。
明明学过是“斯人也”,可作为教材的出版方,人教社就是不承认,这么硬扛其实没有意义。
事实胜于雄辩,绝大部分的网友学过的都是“斯人也”。
编写教材应当细致认真,出现丁点儿的错误都不应该。语文课本出现错误解释的说法有许多,数学课本出现错误就很难解释。
提前让孩子接触量子纠缠,如果你不观察,本子的价格是一样的,如果你观察了,本子的价格瞬间崩塌,变成不一样了
小敏在农贸市场买的,小亮在小区楼下书店买的,没毛病,[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数学严谨??十只鸟打下一只,还剩几只?
有一说一,真要是较真的话,这道题还真没毛病,现在很多商家都会用这种营销手段,多买单价贵,少买反而便宜,让顾客感觉商家定错价自己占了便宜
“立套教材”这水平也来发表文章。哎
小敏网上买的,小亮学校买的,对的上了吧
老子的人教,还是老子的吗?玄都大法师下去查一下啊
数学这道关键词不是价格。也是说你照问题解答,至于贵了便宜了就不是学生该关心的。
抵制人教版教材
一群听风就是雨的喷子。就问,如果单价是一样的,那本数和钱数岂不是等比的,那第二个比值问题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横脸笑]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笑着哭]
先不说最近都斯人和是人,就说现在这个教科书有没有纰漏?还不止一次两次
[吃瓜]不同地方练习本价格不一样所以说得过去?那以后考试方便了,物理算重量的题都可以随便写了,劳资在火星称的没毛病。重量又不是质量。化学也能随意填了,水的沸腾温度0下几百度,劳资月球煮开水咋滴了。[吃瓜]
同样的东西价格不同很正常 这个毛病挑的有问题 老想着人家这不对那不对应该吗
人教社p事是真多,之前平板卖得黑,教材丑化国人,现在又来这
不矛盾,同样的本不一定在同一个地方买,,进货单不一样,他能亏本卖?[呲牙笑]
同样的本子内在价值一样,但价格就不一定一样,这没问题,价值≠价格。
人教版是什么东西,看课本插图就知道了
数学这个我倒绝对没问题,第一,像网友说的,可能是不同的地方买的,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是数学书上买的多打折是非常常见的事
人教版事真多
我家孩子说,他们在学的时候都发现了。但是说:因为他们不是在同一时间买的,可能小敏那个完涨价了!也可能是一个两年前买的,一个是两年后买的,物价上涨了!
小亮的练习本在专卖店买的,小敏在拼多多买的,质量是不是一样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