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明洲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吐槽读书不能改变命运,读大学的尽头是送外卖的帖子;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大学生上课一直在玩手机,玩电脑,一脸的迷茫……
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仿佛被无形的鞭子所驱赶,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要么每天一睁开眼,就陷入工作的琐碎、生活的繁杂,被压力和焦虑紧紧缠绕,精神世界极度干涸;要么直接躺平,黑白颠倒,成天无所事事,啃老,手机电脑不离手,疲惫与麻木成生活常态……这或许就是杨绛先生所说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的缘故吧。其实,生命中有一座能滋润心灵、充实精神的富矿,也是常被我们所忽视的,那便是读书。

1.开卷有益:精神世界从空白到充盈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世上没有白读的书,凡有所学,皆有所获。
如果将知识比作一座大厦,那么读书就是一砖一瓦的积累过程,而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则是获取建材的主要途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单元,它来自文学、历史、科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就像形状、质地、颜色各异的砖块,共同构建起我们丰富多彩的知识大厦 。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个不同的世界,感受着人间百态。历史书则是时间的记录仪,让我们能穿越时空,与过去的文明对话,从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中汲取营养。科学类的书则像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探索自然奥秘的大门。哲学书则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宇宙的本质……
广泛阅读,就像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穿梭,每一次探索都能带来新发现。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还丰富了我们的阅历,提升了我们的综合素养 。它让我们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使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2.能力提升:思维蜕变从线性到多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思维很容易被局限在单一的维度里,就像被关在无形的笼子中,难以突破。而读书,正是打破这一困境的有力武器,能带领我们从线性思维迈向多元思维 ,在思维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翱翔。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思想的结晶,当我们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时,就像推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门,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读《论语》,我们能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感悟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会深度思考事物的本质;读刘慈欣的《三体》,它打破常规思维,展现了宇宙的宏大与未知,让我们突破想象力的边界,从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 这些不同书籍带来的多元观点,如同源源不断的清泉,注入我们的思维海洋,使其不再干涸、单调。
在这个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帮助我们甄别信息的真伪。而读书能赋予我们这把宝剑,并教会我们如何使用它。当我们阅读时,不应盲目接受书中的所有观点,而是要以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创新思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读书则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催化剂。许多伟大的创新都源于对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与碰撞,而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泉。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热衷于阅读,广泛涉猎科技、艺术、人文等领域的书籍。这些多元的知识在他的脑海中相互交织,激发了他的创新灵感,使他带领苹果公司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变革性的产品,如 iPod、iPhone 等,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心灵港湾:在书中寻得宁静与治愈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心灵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只,时常被生活的风浪所颠簸,被各种压力和焦虑所困扰 。而读书,就像一座宁静的港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躲避风浪、休憩、治愈心灵的地方 。
当我们沉浸在书中时,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被抛在了脑后 。我们可以跟随书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冒险,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体验不同的人生百态 。这种沉浸其中的阅读体验,能够让我们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让心灵得到放松和舒缓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每当我感到疲惫和焦虑时,我就会拿起一本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在那里,我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仿佛所有的压力都烟消云散了。”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阅读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阅读能在短短 6 分钟内使压力水平降低 68% 。当我们专注于书中的内容时,大脑会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心率会减慢,肌肉会松弛,从而产生一种平静和安宁的感觉 。阅读还能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从那些让我们感到焦虑和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集中和专注 。
读书不仅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缓解压力,还能培养我们内心的宁静和定力,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从容和淡定 。“君子不忧不惧”“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到古人的智慧和处世哲学,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体会到一种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种内心的宁静和定力,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抱怨、不气馁,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

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思维的锻炼,更是一场情感的修炼与自我认知的深化 。每一本好书都是一个情感的世界,当我们沉浸其中时,就像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体验着他们的人生起伏 。这种情感的共鸣,不仅充盈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更让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强了同理心。
每一次与书籍的对话,都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对话,让我们在不断的思考中成长和进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就像杨绛先生所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阅读让我们将书中的智慧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践行书中的道理,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
读书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的灵魂,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真诚而有深度的人际关系 。

“书到用时方恨少。”“穷不读书,难断穷根;富不读书,富难长久。”“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读书,如松间明月、繁星点点,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读书,如石上清泉、潺潺溪流,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读书,是思维的催化剂,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多元和深入;是知识的源泉,为我们构建起丰富的知识体系;是情感的桥梁,让我们在共情中深化自我认知;是社交的纽带,帮助我们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心灵的避风港,让我们在喧嚣中寻得宁静与治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多读点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生活的一部分 。在书中,我们可以与经典对话,与伟人的思想发生碰撞;与智者展开充分交流,从中汲取其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可以穿越时空,领略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可以沉浸在美好的故事中,感受人性的温暖与美好……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