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老城写了《唐寅故居给人的惊讶》一文,引发一批老苏州的跟帖议论,老城把他们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网友草原森认为唐伯虎落魄时期,桃花坞只是草芦,靠颜色画为生,同时期四大才子中最穷困的画家,跟今天恢复的建筑群差异太大。
林机厂老职工说双荷花池是本来就有的,早就是修复了,这个荷花池是一半在街上一半在进机厂的,我是林机厂的老职工。
网友黑马王爷(龚平)跟帖说:
桃花坞片区改造,早就不是15年前的那个规划了!现在的那个展示馆,最早是苏州市非遗展示中心的规划,由平江区建好后交市文广新局;撤区并为姑苏区后,改变为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姑苏区领导换了后,又调整为文化新经济空间馆;姑苏区领导又换后,现在全部又腾空了……
前面两个阶段的建设,我既参加过第一阶段的建设方案论证,也参加过第二阶段策展方案的论证。最后,都不了了之!
网友苏看看说:仿古建筑唐寅故居边上设计了大体量的现代展览馆,最近办了几次书画美术展览,不可思议的是离太不远处的人民路就有一个美术展览馆,经常办美术书画展览,观众也不是很多,这个常年办展没人看的馆究竟费用和维护如何维持?到底哪级财政在负担?办展的书画家出过租金吗?
白石逸夫认为唐寅故居估计找不到一丁点真迹了,全是仿古式。我见过许多仿古的,用料上都显得单薄,给人一种瘦了病了之感。北京的永定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乖乖弄的冬网友认为: 不是“失败的改造”,而是破坏性的改造,原有的历史底蕴也荡然无存了!
司法马网友:没有想到 原來是假的呀!
姑苏春网友认为桃花坞改造项目弄的可惜了,,,,
比例失调,主体建筑与周边严重失调。政府花这么多钱,效果却不尽人意。早在改造前平江区政府就专门征集各界意见,我写了五条,还得到二等奖。可是改造中只采纳了一条,挺遗憾的,比如南边广种桃花:让桃花坞名副其实,每年春天让市民成为赏桃花的好去处。:不要建造大体量的现代房子,,,,尤其不宜用玻璃幕墙,把丢在乱石堆里的唐解元墓碑重新树立好,,,,哎,,,,,我从小就住在附近。
明尼阳光认为改造为什么失败?最主要的是没有整体规划,也没有历史感,想一出是一出,唐伯虎只是一个人,不能代表什么,名人效应而已,苏州古城更需要厚重感和广泛的市井文化感。
(留言讨论苏州风水墓地和优惠墓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