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影归来——长城乡百亩鹭林的“生死转折”

湘潭在线 2025-04-25 09:53:50

全媒体记者 陈静

4月的雨湖区长城乡,白鹭掠过水杉林梢的剪影,与远处农舍相映成趣。谁曾想,这片生机盎然的鹭林一个月前险遭斧钺之灾?

百亩鹭鸟家园经历从砍伐到保留的大转折,背后是摄影爱好者、环保志愿者、政协委员的接力呼吁。

裴育林和孙女们在鹭林观鸟。(记者 陈静 摄)

惊蛰:镜头里的危机

3月20日清晨,摄影爱好者裴育林像往常一样架起相机。镜头里,白鹭正衔着新泥筑巢,池鹭幼雏在枝桠间探头,夜鹭群掠过水面时惊起圈圈涟漪——这是她5年来记录的“鹭鸟生命礼赞”。

突然,电锯的轰鸣刺破林间寂静。“工人们说,这片林子要砍了种田。”村民的一句话,让她按快门的手微微发抖。裴育林经常到长城乡的这片树林拍鸟,曾拍到过游隼、凤头鹰、彩鹬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眼前这近百亩树林,栖息着数千只鹭鸟,其中白鹭、池鹭、夜鹭最多,是湘潭市目前发现的最多的鹭类栖息和繁殖地。3月至7月,鹭鸟在此繁衍生息,孵蛋、哺育、学飞……生命轮回从未间断。

裴育林翻出5年前的老照片:那时林中鹭鸟不过百余只,如今已如繁星。鹭影翩翩,鹭鸣欢快。“它们用翅膀投票,这里是它们的家。”裴育林说。

破晓:为生命按下“暂停键”

当晚,裴育林将照片与视频传给湘潭生态环保协会副理事长毛建伟。毛建伟从事环保事业20多年,经常与志愿者一起到田间地头、山野丛林开展护鸟行动。次日,毛建伟赶往树林,眼前的场景让他揪心:部分水杉已倒伏,惊飞的鹭群在空中盘旋哀鸣。

“砍伐合规,但未必合情。”毛建伟立即将情况反映给市政府有关部门,并联系省政协委员胡涛。自省政协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以来,胡涛积极参加履职活动,特别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胡涛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此事,并深入了解事情原委,一个矛盾浮出水面:这片树林原为耕地,属于市原种场(后合并到市农科所),因历史原因种满经济林木,现需砍伐“恢复耕地”。但鹭鸟繁殖期长达4个月,此时砍伐无异于釜底抽薪。

保护鹭鸟栖息地刻不容缓!此时,经多方沟通协调,事情迎来转机,砍伐被按下“暂停键”。3月24日,市林业局向长城乡政府发出了《关于支持保护鹭鸟栖息地的函》,提出为保障鹭鸟顺利度过繁殖期,延迟砍伐树木。

谷雨:共识催生的绿洲

市农科所对延迟砍伐树木十分支持。“砍伐了20多亩水杉林,还保留了近百亩水杉林、桂花林。”所长何刀山介绍。

砍伐树木虽然暂停了,但胡涛“建议保留这片树林”的呼吁仍在继续。“鸟类是大自然的空中精灵,更是生态环境中敏锐的‘指示器’。保留树林就是为湘潭市留存一片绿洲,彰显这座城市温度的生态地标。”

胡涛的建议很快变为了现实。4月7日,湖南第44个“爱鸟周”的最后一天,湘潭市政府组织召开耕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维护有关工作会议。何刀山参加了此次会议,他告诉记者,会议最终决定保留这片树林。“今后,湘潭市农科所将保护好鹭鸟栖息地,让这张独特的亮丽名片更加闪亮。”何刀山说。

4月20日,谷雨时节。裴育林高兴地来到“劫后余生”的鹭林。这回,她带上了两个正在读小学的孙女。小朋友举着望远镜,观察鹭鸟振翅的弧度。裴育林则一再叮嘱记者,不要曝光鹭林的详细位置。“有些美,需要不被打扰。”裴育林说。

短评: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行动中;也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职能部门的事,还需要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参与。

从发现鹭鸟栖息树林被砍伐,到紧急叫停,再到保留栖息地,鸟类摄影爱好者、环保志愿者、政协委员持续关注与呼吁,湘潭市政府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合理保护……这场“鹭林保卫战”的胜利,远非简单的树木留存,而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具象化表达。当一座城市学会倾听鸟鸣、读懂树语,发展便不再是与自然的对峙,而是生命共同体的诗意生长。

0 阅读:4

湘潭在线

简介: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