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生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阿柳聊历史 2023-05-08 09:43:45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从其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东汉后期,十六国时期,北魏后期;南朝的经济在两个时期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过,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当社会安定下来之后,又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被西魏重新建立起来。曹魏建立的邺城,在三次被摧毁后,已经荒芜了一百六十年,直到北魏武帝逃到关西,高欢拥立孝静帝元善见,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城市,直到东魏和北齐时才建立起来,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直到二十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公元580年,杨坚为了争夺皇位杀害了反对他的人,在邺城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后来杨坚将邺城夷为平地,从那之后,这座城市就消失了。但在隋文帝时期,大部分的北地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对于北部,这一阶段的南部城市可以说是“幸运儿”。江南最繁华的大都市当属东吴,东晋,宋朝,齐,梁,建康,陈六朝时期的都城,其中就有四个正规的集市,沿秦淮河一带也有不少集市。南部河流多,水路交通方便,为商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河流交汇处的江陵,山阴,成都,寿春,襄阳等地区的商贸活动十分繁荣。没有什么比外贸的发展更能说明这个时代的商业发展了。

在东晋南朝时代,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瓷业和水运业的兴盛,也为江南地区的外贸发展创造了条件。番禺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一艘能载二万斛的大轮船,驶向天竺(现在的印度),狮子国(现在的斯里兰卡),波斯(现在的伊朗),去那里运送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等土特产,以及香料、药物、珍宝等稀世珍宝。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经济发展,让这里的人民过上了和汉代一样的好日子,吃穿用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比如,人们的服饰就变得更加流行,以前很少有人穿这种服饰,但现在,却有很多有钱人穿上了这种服饰。

随着北方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给衣着带来了新的变化。在西晋时期,以绒布作头巾、腰带和裤脚,有的人把绒布视为“胡产”,觉得使用绒布作头巾、腰带和裤脚,表示“胡人”即将统治中原,也有的人把这种绒布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这也表明,在汉族服饰中,毛织品已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在两宋时期,江南达官贵人们也都身着貂皮大衣。棉布通过对外贸易,也逐步被引入中国,并变成了一种价值不菲的织物。

在饮食上,中国人在这个时代的饮食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北方,由于受到了游牧部落的影响,肉类和奶类的消费越来越多,就连汉族,也开始吃奶酪,它被认为是一种“养性”的东西,用来款待尊贵的客人。三国时期,曹魏王吉宴请东吴将军陆机,问他:江南有何能与此媲美?陆机说:"我们这里有‘千里湖水’的莼羹,味道很不错,不必加盐来调味。在东晋时期,南下的士族领袖王导邀请江南士族领袖陆玩共进晚餐,陆玩只吃了一小块奶酪,回到家中便拉肚子。南国人爱食海味,江南人张翰入朝为官,在深秋时节,因为他想念江南的莼汤和鲈鱼,居然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在主食上,除以白米为主的食物之外,面食也有了较多的种类,如《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面条”、“丸子”、“烧饼”等。

0 阅读:1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