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贵阳一起特殊的"三人婚礼"预订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通过多方调查,还原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事件起源于4月15日,贵阳世纪佳缘宴会中心接到一个特别的婚宴预订。预订人吴先生表示要举办一场"主题派对",预订了能容纳30桌的宴会厅。
然而随着筹备工作的推进,酒店工作人员发现这实际上是一场"一男二女"的三人婚礼。我们最初以为是普通的婚宴,直到看到他们送来的请柬设计稿,才发现不对劲。"酒店经理王女士告诉记者。请柬上赫然印着三位新人的名字。
据了解,三位当事人均为90后,相识于某互联网公司。其中男主角吴先生(化名)28岁,是某科技公司产品经理;两位女主角分别是26岁的陈女士(化名)和25岁的周女士(化名)。三人在社交媒体上相识,经过两年相处后决定举办仪式。
"我们并不是要挑战法律,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仪式感。"张先生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清楚中国法律不承认这样的关系,所以只是想做一场私人性质的庆祝活动。"
然而事件曝光后,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迅速突破2亿,讨论量超过10万条。多数网友表示难以接受,认为这种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4月17日,世纪佳缘宴会中心发布声明,表示"预订方未如实告知活动性质",决定取消该预订。声明强调:"我们坚决拥护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法律专家指出,虽然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多人举办婚礼仪式,但这种行为确实存在法律风险。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婚姻家庭法律师表示:"如果三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可能涉嫌重婚罪。"
社会学专家则认为,这一事件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婚恋观的多元化趋势。"随着社会发展,确实出现了一些非传统的亲密关系形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虹表示,"但任何关系形式都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探索。"
周晓虹
记者注意到,在事件发酵过程中,三位当事人始终保持低调。有知情人透露,他们目前已取消原定计划,正在重新考虑彼此的关系定位。
这起事件不仅引发了关于婚姻制度的讨论,也让人们开始思考:在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的今天,如何平衡个人选择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部分姓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