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凭祥市人口约12万,确实小,但地小能耐大。可谓“三多”小城。凭着边陲关要之地势,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最大和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设有友谊关口岸(公路)和凭祥口岸(铁路)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二类口岸,5个边民互市点。所以凭祥一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这在全中国也是少见的。 1992年6月,凭祥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这次游玩凭祥,除去友谊关外,还去到了附近的浦寨口岸,一个曾传说多、故事多的边贸城。尽管曾受政策乃疫情影响,封关多年而显现清冷,但街区规模中的高档酒店、旧海关楼、商贸城、KTV、旧工行办...还是看出曾有的辉煌,据说曾是个一百多户的小村发展而来。一位贵港籍的小炒店老板,心怀希望地坚守着店面。买了两块家用砧板,全当纪念品了。







二是凭祥市的红木店家多。因便捷的口岸,且毗邻东南亚传统优质名贵木材原料地,以及政府多年的大力市场扶持与产业推动。凭祥市已成为是中国最大的红木进口口岸和最大的红木交易市场。有着中国红木之都、中国东盟红木家具之最的称号。车来车往,商贾云集,大街小巷,除了数个巨大的专业卖场,城区各地的店铺多如牛毛,据说全市超有三千多家。连我们预定的酒店,竟深居于一个大红木卖场内,闹中求静,颇为雅致。店家老板是吃,住,玩,卖,藏“一条龙”,款式古朴端庄、大气漂亮。不要问价格贵不贵?只看你的钱袋厚不厚啊。








三是凭祥的烈士陵园多。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国的南疆大门。二千多年的关隘历史,有太多的抵御侵略,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传颂,也有着成千上万名,忠勇之士长眠于此。除了友谊关(镇南关)下的大清万人墓,从革命战争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到法卡山战斗,以及“两山轮战”期间牺牲的烈士陵园,在小城凭祥就有三个国家级的匠止烈士陵园,南山烈士陵园 ,法卡山烈士陵园(夏石)。分别安葬有1747名英雄烈士。






此凭祥之行,我们来到城区不远的匠止烈士陵园祭拜。陵园建于1979年,由中央军委主持选定。占地的13亩,三面环山佛坐地,坐北向南,墓穴分五层呈对称队形排列。有苍松翠柏,国旗相伴而庄严肃穆。在安葬为保卫祖国南疆牺牲的烈士中,以解放军第40,42,55军及广西边防部队和支援民兵为主。有获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王成富、陈日升、张春才,“舍身救战友的好干部”莫尤,“舍身救战友的好战士”叶建柏,“战场救护模范”吕志经6名烈士,以及获广州军区授予“特等功臣”荣誉称号的肖移成,“支前模范”谭正民,“战斗英雄”农辉兴、张海洲、易仲东等烈士。其中,一等功臣166名,二等功臣363名,三等功臣203名。追认为中共党员的烈士137名,追认为共青团员的烈士26名,还有广西支前民兵,无名烈士等。青山脚下埋忠骨,他们的英名浩气长存,和平不易,感恩英烈。



看到一块写有广西,湖南的指示牌,我心潮澎湃。千百年来中华历史长河中,从明朝“瓦氏夫人抗倭”到“冯子材打抗法”,到“桂系抗日”,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地处边疆的广西人民“狼兵遗存”,从来没有辜负国人的期望。在抵御外辱、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致敬前辈,我为广西人而自豪与骄傲。

凭祥,一座充满活力的英雄城市,一座英灵庇护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