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 者 按
湖北孝感诗人郑可儿女士出身诗礼之家,其文脉承袭家学渊源,更以灵心慧质独得诗家三昧。今观《山东风采》《颂山东十五市》二作,非但见其才思之清隽,更显胸襟之宏阔。前者以"山耸云间"起笔,融岱宗气象于尺幅,缀孔孟遗风于毫端,将齐鲁大地的自然形胜与人文渊薮凝练为四联八句,如青绿山水卷轴徐徐展开;后者匠心独运,以藏头嵌名之法串联山东十五城,自济南安澜济水至菏泽牡丹胜景,既得地理志之严谨,又具游仙诗之飘逸。尤可贵者,每联皆能切中城邑精魂:青岛以"岛韵仙姿"写其海市蜃楼之幻美,淄博借"淄水悠悠"勾连齐都故地文脉,临沂"商道聚财"暗合琅琊王氏遗风,泰安"岱岳擎天"直追杜子美"齐鲁青未了"之境。全篇对仗工稳而不失灵动,用典精当更添古雅韵致,诚可谓以七言排律铸就的齐鲁山河颂,用诗家法眼观照的山东风物志。

山东风采
文/郑可儿(湖北孝感)
山耸云间映翠薇,东迎旭日耀朝晖。
诗吟孔孟遗风韵,歌赞英豪壮志飞。
首句描绘山东的山峦高耸入云,与翠绿的山林相互映衬,展现出自然之美。第二句写山东东方迎接旭日,阳光照耀着大地,充满希望与活力。第三句点明山东是孔子、孟子的故乡,诗歌中蕴含着儒家的遗风古韵。尾句歌颂山东涌现出的英雄豪杰,他们有着飞扬的壮志豪情。

颂山东十五市
文/郑可儿(湖北孝感)
济水安澜映碧空,南北通衢气势雄。
青峦翠影桃源地,岛韵仙姿梦幻宫。
淄水悠悠流古韵,博山处处展新容。
东营沃野油光耀,烟台琼楼海色融。
潍坊纸鸢飞碧落,济宁儒风贯始终。
泰安岱岳擎天柱,威海澄波护域东。
日照金滩铺锦绣,临沂商道聚财隆。
德馨仁厚传佳话,州兴物阜乐岁丰。
聊寄情思诗韵里,城怀壮志梦途通。
滨潮涌处千帆竞,州岸遥瞻万象崇。
菏泽繁花添胜景,泽恩广布福盈篷。

解释:
此诗依次嵌入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这山东 15个省、地级市名称。
首联描述济南以济水得名,交通枢纽地位使其气势雄浑;颔联展现青岛青山绿水、宛如梦幻仙岛的美景;颈联写淄博淄水承载古韵,博山呈现新貌;“东营沃野”凸显东营石油资源丰富,“烟台琼楼”描绘烟台海景与建筑的融合;“潍坊纸鸢”点明潍坊风筝之都的特色,“济宁儒风”体现其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泰安岱岳”指泰山是泰安的标志性景观,“威海澄波”强调威海作为海防要地的重要;“日照金滩”描绘日照沙滩的美丽,“临沂商道”表明临沂商业繁荣;“德馨仁厚”体现德州的人文品格,“州兴物阜”预示其发展前景;“聊寄情思”赋予聊城诗意,“城怀壮志”展现其进取精神;“滨潮涌处”说明滨州依海发展的态势,“州岸遥瞻”体现其广阔视野;尾联写菏泽以繁花著称,福泽深厚。整首诗展现了山东各地的特色与风采。

淄博

东营

烟台

潍坊

济宁

泰安

威海

日照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