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生活中唯一不变的通识就是熬过去,看看武帝如何面对挫折?

一个人的历史本人 2023-02-18 18:01:06

面对困难,只要熬过去,就会好很多!很多人就熬不住,看得见繁华,却耐不住寂寞,总是处处锋芒毕露,但又总是力不从心而受制于人,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你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你的梦想,这个时候你最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蛰伏不出、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让我们看看面对挫折时,汉武帝是怎样做的。

汉武帝刚继位时,可以说威风八面,丞相是表叔窦婴,太尉是舅舅田蚡,御史大夫直不疑也是自己人。早就看着一群老气横秋的人不顺眼了,黄老之术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汉武帝重用王臧和赵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元革新运动。一切似乎看上去都极为顺利,没有任何的阻碍,以至于汉武帝刘彻自己,都已经认为自己的改革马上就要成功了。往往当你感觉马上要获得成功时,恰恰是危险最大的时候,因为你的敌人会在这个时候,对你发动突然袭击,打你个措手不及。

窦太后,也就是刘彻的奶奶,就是个懂得后发制人的高手!他和孙子刘彻不同,刘彻是处处高调做事,而窦太后则是处处低调做人。对于刘彻的步步紧逼,并没有做出任何强烈的反应,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老太太不行了,不想再管政事。实际上的窦太后是想挖出那些左右逢源的人,坚决跟随刘彻头的人,她看得很清楚,而暗地里帮助刘彻的人,她却不一定看得清楚。窦太后处处示弱,让所有支持刘彻的人,明里的暗里的,全部都露出尾巴来,便于她一网打尽。

窦太后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一个最佳的反击机会。赵绾写了一份条陈,内容是以后所有朝中大事,都不必再禀告东宫的窦太后,而是可以由汉武帝自己决断,这份条陈的内容,实际上是夺取窦太后的政治权力。窦太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她开始了自己最强有力的反击,早朝的时候,窦太后下懿旨,将主导建元革新的赵绾、王臧下狱,窦婴、田蚡削职为民,御史大夫直不疑离朝返乡。任命许昌为丞相,庄青翟为御史大夫,石奋为郎中令,以雷霆般的手段,把整个朝堂的班子换了个遍,全部换成了支持自己的人。汉武帝刘彻扑腾了半天,最后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一般孩子受了欺负,总要第一时间回到家里找自己的母亲哭诉,汉武帝也一样,他回到后宫第一件事,便是去见自己的母亲王娡。王娡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为了自己成为皇后,联合长公主刘嫖,扳倒了栗姬和太子刘荣,还把大行令栗贲等栗氏族人全都铲除。她看到刘彻神色慌张的样子,不禁流下了几滴泪水,低声对刘彻说:“我已经探过长公主的口风了,老太太这次是真的生了气,还说我曾经嫁过人,不能成为一国之母!”刘彻的神情有些错愕,他不禁问道:“母亲,奶奶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呀?”“什么意思?既然我不配为一国之母,那你又怎么能配为一国之君呢!”“母亲,你的意思是奶奶要把我废掉吗?”

王娡停了一下,“彻儿,你就不应该听信王臧、赵绾那几个儒生的话,他们说起学问来头头是道,搞起政治斗争来,却是一无是处!远远不如你舅舅田蚡,和表叔窦婴表的脑袋来的灵光,治国之道哪有用一门学问的,都要顺应时势。无论是黄老之术,还是儒家治国,都要依据时势做出取舍才行!你认为你翅膀硬了,可跟老太太比起来,你还差得太远?”刘彻握住母亲的手,“母亲,那我现在该怎么办?”“怎么办?你毕竟是老太太的亲孙子,只要你服个软,去向他老人家认个错,看在长公主的面子上,可能还有转机!”

汉武帝立刻来到东宫,但窦太后闭门谢客,不见他这个孙子。堂堂大汉皇帝被拒之门外,居然还无可奈何,刘彻此刻才感觉到自己如此的无助。既然窦太后现在见不到,那就去见长公主,看看自己的岳母好了,结果长公主也不在,汉武帝刘彻又扑了个空。回到宫中,他又来找母亲王娡,王娡问了个问题,“你最近是不是没怎么见过阿娇啊?”“儿臣最近一直忙于政务,推行革新事宜,哪有时间讲什么儿女情长?”王娡冷着脸说:“这就是问题所在,你冷落阿娇,还要让人家母亲帮你的忙,那怎么可能呢?”

“彻儿,你对阿娇好一点,长公主自然就会替你说话,毕竟我们是绑着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汉武帝犯难了,一想起那个无理取闹的陈阿娇,他的气就不打一出来。“彻儿,哄女人开心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舅舅给你带来了一件好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舅舅田蚡出现在了刘彻的身后,他笑嘻嘻的说:“不过今天你得先见一个人。”“我现在心情糟透了,任何人都不想见!”田蚡压低了声音,轻声在刘彻耳边说道:“陛下,我今天给你引荐的这个人,可以帮助你摆脱目前的危机!”刘彻激动的差点蹦起来,赶紧对田蚡说:“舅舅快说,你带谁来了!”

“老臣韩安国,拜见陛下!”梁王刘武手下的首席智囊韩安国,出现在了汉武帝刘彻的面前。梁王刘武去世之后,韩安国在梁国活得很不如意,不仅被削职为民还处处受制,于是他带上自己的家财,来到京城寻求机会,他用五百金去贿赂田蚡,希望通过田蚡而获得提拔的机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韩国把那本所谓的秘笈交给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一个人遇到危难的时候,才能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朋友。“陛下,卫绾求见!”刘彻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老师卫绾,几年前已经被窦太后罢黜归乡,怎么可能此刻进宫呢?一个白衣老者,径直从宫门外走了进来,卫绾曾经做过中尉,宫中大小将校全都是他的门生,别人眼里戒备森严的皇宫,在他眼里不过寻常地。卫绾对刘彻说:“陛下,如今形势已经很危急了,退不一定会输,但不退就一定会输!因为实力的差距太大,一块石头只有放在高处的时候,才有更大的作用,放在地上便失去了价值,就是所谓的无势则无威,无威则无信!”

“那我该怎么做呢?老师!”汉武帝用恳切的目光,看着自己的老师卫绾。“两个字蛰伏!”“积蓄力量,重在积势!如今陛下要露拙藏智,朝堂大事不用太上心,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这样太皇太后也不会过多干预!”“卫老夫子,该走了!”程不识在外面喊起来了,没有程不识的首肯,卫绾是无法进入宫闱的,毕竟当初提拔他和李广的人就是卫绾。送走了老师卫绾,刘彻陷入了沉思,窦太后废黜了太尉一职,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汉武帝还能怎么办?

今天的天牢,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当今天子刘彻,他要亲自看一下王臧和赵绾,尽一下师生情意。可有个人来的比他还要,这个人就是刘彻的舅舅田蚡。他正准备和王臧、赵绾痛饮一番,汉武帝给自己也倒了一杯酒,他举起酒杯,对三个人说:“几位都是有功之臣,是我刘彻欠你们的,请满饮此杯!”田蚡的神色有些慌张,他赶紧打落刘彻手里的酒杯,“陛下,这酒您可不能喝呀!”“为什么不能喝?”看着撒在地上的酒溅起的白烟,刘彻全明白了,“你这是毒酒!你怎么敢毒杀忠良!”田蚡跪倒在地,“陛下,王臧和赵绾是忠臣,也是罪臣,不把他们解决了,太皇太后会怎么看?您又将如何自处,这点陛下想过吗?”

刘彻无话可说了,他坐在了地上,久久没有起来,田蚡示意左右动手,不能再耽误下去了。“陛下,老臣拖累您了,老臣有罪!”赵绾和王臧大声喊着,“你们既然知道有罪,还不赶快去死,啰哩巴嗦的,不要让陛下做出不仁之事!”田蚡实在看不下去,立刻让两个人闭了嘴。汉武帝头也没回的走了,只有放弃当下,才能有很好的未来。“这小子做的不错,看来还是个可塑之才!”窦太后听说赵绾、王臧两个人“自裁”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建元二年,汉武帝的新政停滞,直到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才开始放开手脚。这四年的时间里,汉武帝一直在磨砺自己的心性,蛰伏不出不是躺平,更不是无为,而是为了厚积薄发。汉武帝开始打猎练武,把方寸之地当做了自己的主业,表面上看是彻底放弃,实际上是在培养自己的亲信。窦太后没有被汉武帝打败,但她输给了时间,四年后的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