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俄罗斯为兑现对朝鲜的承诺,图们江大桥竟真的动工了!这消息一传出,瞬间在国际舞台上掀起惊涛骇浪,而我国无疑身处这浪潮的核心地带,那这对我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回溯历史,在19世纪之时,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让我国失去了从黑龙江口至图们江口这40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区,而图们江的下游,也变成了中俄朝三国的界河。
虽然在1886年,我国争取到了图们江口的通航权,可是后来又因为战争等因素,吉林省出海口的梦想,陷入了长久的沉寂。如今这座正在动工的图们江大桥,好似打破沉寂的一道惊雷。
当下全球贸易格局正处于风云变幻之中。长期以往,我国东北的吉林与黑龙江两省的货物若要走海路,便只得先经由陆路转运至辽宁等沿海地区,而后方可出海。此漫长之运输路线,致使每吨货物的成本陡然飙升约300元。
高昂的成本,严重地束缚了东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让东北经济发展的步伐,变得沉重。但图们江大桥,一旦建成,东北货物便可直接从吉林、黑龙江等地,运往日本海,运输距离能够缩短,上千公里。
有学者预估,到那个时候,东北外贸的一年生产总价值会大幅度增加到1200亿元,这对于期盼复苏的东北经济而言,绝对是一场很及时的雨。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如今东北亚局势复杂且微妙,美日韩同盟给地区稳定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而图们江大桥的建设,能够极大地促进中俄朝三国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国加强协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调节东北亚的局势,降低因地区矛盾而引发的风险,给我国营造出更为平稳、更具优势的周边安全环境。
与此同时,我国在东北亚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以及地缘政治中的话语权,也会借由这个机会大幅度提升,进而有助于更高效地维护国家权益。
不过硬币总归是有两面的。图们江下游,冬季时冰层厚至1米,即便大桥已然建成,每年依旧有4个月的时间不能够通航,此情况无疑会对航道全年的使用效率造成影响。
且朝鲜罗津港,水深仅为8米,难以停靠万吨巨轮,这对于大型船舶的通航能力,限制较为明显,或许会让东北的“出海口梦”,在最后一公里遭遇阻碍。
另外大桥选址紧邻我国防川,“一眼望三国”景区,倘若俄朝借修桥来强化边境管控,我国渔船在图们江口的传统作业区,可能会受到限制,吉林渔民的生计或将遭受冲击。
但困难并非无法克服。在应对冬季通航这一难题之时,我国能够与俄朝踊跃展开冬季破冰技术方面的合作,凭借科技的力量来延长通航的时间。
针对港口条件受限的情形,三方可以共同协作,开展罗津港的建设任务,或者实施改造项目。如此一来,便能增强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了,使其具备接纳更多大型船舶的能力。
在维护渔民权益方面,积极倡议构建中俄朝渔业协商机制,借助多方沟通这一形式,合理保障我国渔民的合法利益。与此同时引领渔民转向渔业深加工等关联产业,从而拓展他们的收入来源,迈向更为多元的发展路径
图们江大桥动工,虽带来挑战,不过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积极地谋划,灵活地应对,东北经济定能借此东风,扬帆起航。在全球经济的海洋中,驶向更广阔的天地,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