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中我们说到,自晋文公重耳之后,中国格局已经进入了晋楚两国争霸的时代,秦齐沦为陪跑。
秦国的情况相对简单,他们就是因为地缘问题,直接被晋国封印在了西部。
可齐国为什么无法雄起呢?主要是他们的内乱太多,无法与晋楚两国争雄。
齐桓公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分成几派打来打去,好不容易消停了几年,又出现一个野心勃勃的齐懿公,引出内乱。
齐懿公之后没几年,又出了一个齐顷公,彻底被晋国打服,失去了争夺霸主的机会。
随后的齐庄公公子光,又被史书写成了荒淫无道的国君,后宫中明明已经有了许多美女,却还要去勾引臣子崔杼的老婆。
没想到,这个崔杼不是善茬,对于国君给自己戴绿帽这种事一刻也忍不了,所以直接动手杀了齐庄公。
这个故事有可信度吗?我认为是没有的,就像“烽火戏诸侯”一样,就是个段子而已。
或者说,即使真发生了这种事,也顶多是齐庄公被杀的导火索,而不是关键原因。
而这个故事之所以会广为流传,其主要原因也像“烽火戏诸侯”一样,剧情足够狗血,所以才流传开来。
很多人认为,既然这个故事被选入《左传》和《史记》,我们就不该质疑。
可问题是:如果一个故事有悖常理,那么无论它被哪本权威著作记载,我们都不该盲信。
关于这件事,我们看一下时间年谱就清楚了。
公元前574年,齐国败给了晋国,公子光被送到晋国当人质。
九年以后的公元前563年,公子光回国成为太子。
公元前554年,齐灵公宠爱鬲声姬,准备废长立幼,让鬲声姬的儿子公子牙当太子,所以把公子光送到东部边境去戍边。
同年,齐灵公病重,崔杼秘密将太子光接了回来。
太子光回到国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备受齐灵公宠爱的鬲声姬,然后把她的尸体摆放在朝堂之上。
得知此事之后,齐灵公的病情立刻加重,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按说,太子是公子牙,本该他继位,可太子光却在以崔杼为首的朝臣支持下,顺利登基成为新任国君。
其中有部分朝臣,本是齐灵公留给公子牙的班底,他们也愿意支持太子光继位,但条件就是:你杀了鬲声姬也就算了,但不能杀公子牙,那毕竟是你同父异母的弟弟。
可太子光继位之后没多久,就把公子牙给杀了,顺便还把他的那帮支持者也给杀干净了。
如此狠辣且杀伐果断的人,会因为管不住下半身而惹出这么大乱子,说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再看看崔杼的身份。
当初立公子光为太子的时候,崔杼表示支持;
齐灵公废长立幼的时候,崔杼表示反对;
齐灵公病重的时候,崔杼秘密接回了公子光;
齐灵公病逝之后,崔杼率先表态愿意拥戴公子光。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崔杼都是公子光的铁杆支持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崔杼也应该是公子光的股肱之臣。
如果公子光连这样的臣子都敢随意羞辱,那么他当初是怎么获得大多数人支持的?
要知道,这帮搞政治的人可都是老油条,一个人或许会看走眼,但几乎不会出现集体看走眼的情况。
他们愿意拥戴公子光,除了符合自身利益之外,还因为这样做更符合齐国利益,公子光显然更适合成为齐国的领袖。
现在可倒好,在齐国霸业未成的时候,国君就开始欺负股肱之臣了,这叫什么事呢?
既然戴绿帽大概率是杜撰,或者只是导火索,那么崔杼又为什么要火并公子光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说。
不信史书信你在这瞎猜胡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