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女士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聪明能干,通过自己的努力,独自经营起一家五金店。
叶女士和丈夫结婚后,他就告诉妻子:“今后咱俩分工合作,我负责赚钱养家,你只要在家里把孩子们带好就可以了。”
叶女士认为丈夫的提议很好,夫妻俩只有好好配合彼此,这样的生活才忙而不乱,只要她和丈夫心往一处使,就不用发愁小家庭的日子会过不好。
就这样,叶女士把两个孩子带大成人,直到她们都参加工作了,叶女士的生活也开始轻松起来。
此时叶女士的丈夫已经把五金店经营的红红火火,每年都有不少盈利,手里有了闲钱,两口子就考虑要买块地皮建栋漂亮的小楼。
说干就干,夫妻俩前后张罗,又是请泥水匠师傅,又是购买建房子的材料,最终如愿以偿的把楼房建起来了。
叶女士和丈夫开心极了,只要再把小楼装修好,就可以入住了,这段时间的辛苦努力也终于有结果了。
哪成想,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叶女士家的新楼房才盖起来没多久,她的丈夫就患上了重病,最终因病不治身亡。
丈夫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离去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阴影。特别是叶女士,几十年来都是丈夫在为她遮风挡雨,这一下丈夫猛然离世,就像抽掉了她的主心骨一样,让她遇到事情时有点拿不定主意。
因为两个女儿都不愿接手五金店的生意,叶女士只好打起精神,亲自去经营店铺。
可惜她对做生意并不怎么精通,况且店铺里的货物进进出出都需要人手搬动,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天店铺里没有客人,叶女士就搬了把椅子坐在外面晒太阳,突然,一个男子走过来,向她搭话。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看上去十分落魄,不过看身上的打扮还算干净。
男子恳求叶女士给他一个落脚之地,他说自己姓丁,是从乡下来城里找工作的,因为现在很多招工的地方都有年龄限制,自己身上的钱快花光了也没能找到事做,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就要流落街头了。
叶女士看丁某实在可怜,觉得不如就帮帮他,留下来在店里做事也好。
丁某一看叶女士果真答应了,脸上马上流露出欣喜的表情,赶紧向叶女士道谢。
接下来,有了丁某的鼎力相助,叶女士终于长长出了一口气,她觉得丁某做事勤快,为人还特别机灵,每句话都能说到人的心坎里,让人听了非常舒坦。
叶女士忍不住打电话向两个女儿炫耀,说她找了一个十分能干的帮手,自己现在总算能停下来喘口气了。
想不到两个女儿听了妈妈对丁某的描述,竟都不约而同提出了反对意见。
她们不无担忧地对母亲说:“你看到的毕竟只是表面现象,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谁也不知道,不如辞退他再找一个知根知底的人过来打下手,这样大家都放心。”
哪知叶女士听了女儿们的建议并不放在心上,她笑着对孩子们说,自己是店主,平时会注意他的一举一动的,万一哪天丁某敢打歪主意,自己分分钟都可以让他卷铺盖走人,让女儿不要担心。
如果叶女士能及时听取女儿的话,对丁某适时保持警惕,就不会发生让她追悔莫及的事情了,然而事情往往就是从麻痹大意开始的,接下来丁某的一番话更让她放松了心理防备。
03前面说过,丁某生性能说会道,在叶女士面前更是殷勤有加,对店里的事情也很上心,一时间店铺竟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一点都不比叶女士丈夫夫在世时经营的差。
丁某还经常在叶女士跟前说一些“心里话”,让两个人的关系越拉越近。
有一次他面带忧伤地对叶女士说,自己真是一个苦命人,年过五十了还没有一个家庭,看来这辈子都享受不到被伴侣关怀的温暖了。
叶女士感到很奇怪,就继续听他倾诉。
丁某说他原来是有家庭的,但是多年前因为感情不和跟前妻分手,孩子也被前妻带走了,离婚后自己一下子就成了孤苦无依的单身汉,想起来心里就很难过。
叶女士很同情丁某的遭遇,忍不住劝他往前看,不要总活在过去的回忆里。
时间久了,在工作上,丁某是一个得力助手,在生活中,他也成了叶女士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丁某知道叶女士对自己并不反感,他开始追求叶女士,提出要跟她处对象。
叶女士觉得丁某很能干,从他身上仿佛还能看到亡夫的影子,如果和他走到一起,那也是美事一桩。
就这样,叶女士和丁某从雇佣关系转换成了男女恋人,此时距离她的丈夫过世才刚刚过去仨月,为此她和丁某的关系没少遭到周围人的诟病。
大家都说叶女士这样做太过分了,不应该只顾自己的感受,这么着急就另寻新欢。
叶女士一心沉浸在找到知心伴侣的喜悦中,根本不考虑两个女儿的心情,就和丁某成双入对地在家里进进出出。
两个女儿一再奉劝母亲,要小心这个男人,防止他别有用心,但是叶女士已经铁了心要跟丁某双宿双飞,哪里还听得进去只言片语。
04和丁某同居后,叶女士就彻底把店铺的经营大权交给丁某管理,她则又恢复到了以前无忧无虑的生活,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享受生活。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叶女士这种做法已经犯下了很大错误,毕竟她和丁某还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并不属于法定夫妻,因为出于信任,自己就把店铺交给对方打理,如果哪天信任不在,她又将如何收场呢?
叶女士和丁某前后一共同居了六年,在这期间丁某凭一己之力支撑着店铺的运作,他不仅把叶女士家的楼房妥善装修好,还把多出来的房间让给租客租住,叶女士心里暗暗窃喜,认为自己慧眼识人,这个男人的赚钱能力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丁某十分嗜赌,家里的经济大权又掌握在他手里,自然是随便他怎么花。
叶女士的两个女儿虽然在外面居住,不愿和丁某打交道,但是对于母亲两姐妹还是十分关心的。
她们再次规劝母亲,这个人好赌成性,实在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既然你不愿和他分手,那么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钱财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这样,才不用担心被他欺骗。
叶女士很不满意女儿这样说丁某,她觉得孩子们就是因为不接受丁某才故意夸大其词,丁某对自己这么好,绝对不会对她做出欺骗钱财的事情。
如果不是那次在家里收拾屋子,发现丁某刻意向自己隐藏的秘密,叶女士或许会一直和他这么过下去,但是真相一旦暴露,想再回到从前,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05叶女士拿出她大扫除时翻拣出的离婚证仔细瞧着,赫然发现离婚证的颁发日期竟然就在前不久。
叶女士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丁某明明说他六年前就离婚了,怎么离婚证还是新近才领取的呢?他这不是欺骗了自己六年之久吗?
回过味来后,叶女士被欺骗的愤怒情绪一直萦绕不散,女儿说的果然没错,这个男人太能伪装了,看来他说的话就没有几句是真的,和这样工于心计的人一起生活,谁能保证他不会像对待前妻那样对自己呢。
等到丁某回来,叶女士愤愤地把离婚证甩在他面前,断然提出分手。
丁某眼看事情败露,自己一心隐瞒的真相被揭穿,他声泪涕下的表白,自己是真的喜欢叶女士才这么做的,让叶女士不要抛弃他。
叶女士此时已经铁了心要结束这段感情,她冷冷看着丁某不为所动。
丁某眼看再也挽不回叶女士的心,他的声音也变了。
丁某说:“分手可以呀,但是我手里的钱都赌输掉了,所以也没有现金可分。现在只有一间五金店铺,和家里装修的楼房,装修费用我就不计较了,但是这间店铺必须归我所有。”
叶女士听说丁某竟然企图想要霸占丈夫遗留下来的五金店,当场就愤怒拒绝。
丁某冷笑道:“这你说了可不算。店铺现在无论是营业执照还是联系电话,都是我的名义办理的,以前的早就换掉了,就连每年的租金都是我去交的,你怎么还能说它是你丈夫留下的呢?”
“再说店里所进的货物也是我掏钱购买的,无论从哪一点来看,这间店铺都是属于我的,所以你是无权索要的。”
原来在这六年时间里,丁某早就把店面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对于他把营业执照换成自己名字的做法,叶女士竟一无所知。
丁某一派义正辞严,自认为做的滴水不漏,五金店他是要定了。
叶女士和他争吵不过,只好打电话让女儿回来,娘仨和丁某讲道理,丁某仍拒绝将店铺归还。
气的叶女士痛哭一场,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心想要托付依靠的男人竟然是一匹白眼狼,被欺骗六年不说,还想把她家的店铺据为己有。
在女儿的劝说下,叶女士擦干眼泪,准备向法院起诉丁某,拿回丈夫留给自己的财产,她要让这个精于算计的男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得不到。
结束语1.叶女士在丈夫死后不到三个月,就和丁某公开同居,完全不顾两个女儿的感受,这么做确实有点自私。
2.叶女士不该对一个陌生人轻易交付真心,在女儿提醒她时仍不以为然,就因为轻信和疏忽,才让丁某能够偷梁换柱,把店铺营业执照转换成他的名字,为后来的财产纠纷埋下隐患。
3.丁某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他隐瞒婚姻和叶女士交往,六年后才和妻子离婚,这样的人心机很深,叶女士果断和他分手是对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丁某会在什么时候翻脸无情,原配妻子都能抛弃的男人,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呢!
4.叶女士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千万不要相信一个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即使他说的再诚恳,只要细心观察,总能发现破绽,为了自己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欺骗,提高我们的警惕心是有必要的,您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