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新生代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进入临床试验,具体疗效如何?
约60%-70%接受CD19 CAR-T治疗的难治性晚期大B细胞淋巴瘤(LBCL)成人患者无法实现持续治疗反应[1]。其中约1/3的复发患者的治疗失败与CD19-复发有关,其余患者则与体内CAR-T扩增受损和T细胞耗竭相关。有研究显示CD19 CAR-T治疗后复发患者LBCL组织活检的基因表达谱中PD-L1上调,且62%的疾病进展患者中PD-L1高水平表达。克服上述问题和改善LBCL CAR-T疗法的策略主要包括靶向双抗原和使用PD-1或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
近期发表在Blood杂志的一项研究展示了一种靶向CD19/CD22的双靶点CAR-T药物AUTO3在复发难治LBCL患者中的进展,为该领域注入了新力量[3]。
研究方法
AUTO3是一种双靶点、人源化CAR-T药物,AUTO3 ALEXANDER研究旨在确定AUTO3与pembrolizumab联合给药对LBCL患者的毒性与疗效。这项多中心、单臂、非随机、开放标签的剂量递增I期研究纳入年龄≥18岁且接受≥2线治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失败的LBCL患者。主要终点是AUTO3输注后75天内的3级-5级毒性,以及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的频率。次要终点是AUTO3的植入、扩增和持久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根据lugano 2014分类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完全缓解(CR)和总体缓解率(ORR)]。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总计筛选73例患者,其中62人注册、登记并接受了白细胞分离和AUTO3制造。筛选时,患者中位年龄为59岁(范围,27-83岁),其中89%的患者疾病分期为III期或IV期,36.5%的患者为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15.4%患者双表达淋巴瘤,71%患者难治性疾病,61.5%患有结外疾病。➤AUTO3毒性19/52(36.5%)例患者发生任意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中位持续时间为3天(范围1-19天)。4/52(7.7%)例患者发生神经毒性事件,其中2例患者≥3级。≥3级血细胞减少事件非常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61.5%;血小板减少,40.4%;贫血,40.4%)。➤缓解率和生存情况数据截止时,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6个月(范围15.1-51.3个月)。总计47例患者符合评估条件,最佳ORR为66.0%(31/47),48.9%的患者观察到CMR。所有应答者的中位DOR为8.3个月(95%Cl:3.0-NE)。CR患者均未达到中位DOR,其中54.4%(95%Cl:32.8-71.7)的患者预计在缓解后12个月仍保持疾病无进展。所有接受输注的患者中,中位PFS为3.32个月(95%Cl:1.9-6.0),中位OS为13.8个月(95%Cl:7.2-NE),6个月和12个月的PFS率分别为38.6%和25.8%,6个月和12个月的OS率分别为72.3%和53.7%(图1)。研究讨论与结论
在本研究中,所有接受白细胞分离术的入组患者AUTO3制备均取得了成功,观察到的毒性较小,所有队列的ORR为66%,反应与AUTO3或pembrolizumab的剂量或时间无明显相关性。总体上12个月的PFS率为25.8%,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输注AUTO3之后复发,CD19抗原逃逸可能是主要因素之一,且抗原丢失通常发生在早期(CAR-T后<6个月)。LBCL肿瘤微环境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CAR-T反应,数据显示,CD8+T细胞耗竭与LBCL肿对axi-cel的不良反应有关。从健康经济学角度来看,CAR-T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开发一种可以在OPD环境中安全使用的产品。本研究中OPD给药安全,每位患者的中位住院天数减少了14天,且与住院治疗患者相比,人口统计学没有显著差异,提示OPD患者并非更年轻或呈现出低疾病负担,表明可为医院节省成本,为护士和患者带来潜在的生活质量的益处。值得注意的是,双靶点CAR-T的持久性仍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应针对CAR的制备和设计进行优化,实现在低密度抗原下增强发挥CAR-T的效力。参考文献:[1]SCHUSTER S J, SVOBODA J, CHONG E A, et 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in refractory B-Cell lymphomas [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26): 2545-54.[2]NEELAPU S S, LOCKE F L, BARTLETT N L,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ZUMA-1: A Pivotal Trial of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Axi-Cel; KTE-C19)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ggressive Non-Hodgkin Lymphoma (NHL) [J]. Blood, 2017, 130(Supplement 1): 578-.[3]RODDIE C, LEKAKIS L J, MARZOLINI M A V, et al. Dual targeting of CD19 and CD22 with bicistronic CAR-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large B-cell lymphoma [J]. Blood, 2023, 141(20): 2470-82.*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审批编号:CN-118930 有效期至:2023-10-14*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