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肺凡愈·三期|度伐利尤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为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赢得手术机会

蓝贵评健康 2023-07-13 13:40:01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将不可切除疾病转化为可切除状态,度伐利尤单抗+化疗新辅助治疗立下大功!初诊时分期处于II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根治性切除条件,但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有望成为“转化治疗”,为患者争取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带来更多治愈可能。本次分享的病例为一例IIIB期NSCLC,患者因“体检发现右下肺肿物1月”入院,完善检查后初步判断不可切除(cT2N3M0),遂予度伐利尤单抗+培美曲塞+卡铂联合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达部分缓解(PR)后具备手术条件,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提示新辅助治疗实现主要病理学缓解(MPR),患者此后继续接受辅助治疗1年,术后随访至今已超过1.5年仍无疾病复发征象。该病例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戴晨阳教授提供,“医学界”邀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陈昶教授进行点评。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

男性,50岁,无吸烟史

患者诊疗经过

首诊(2022年1月)

患者因6月余前出现“体检发现右下肺肿物1月”来院就诊,查CT及PET-CT提示右下肺肿物,大小4*3cm。

图1.患者初诊时CT扫描结果

PET-CT检查同时提示,患者存在多站淋巴结转移,具体为:右胸2、3A、3P4、10;左胸4、5、6及第7组淋巴结转移。

图2.患者PET-CT检查报告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经支气管肺活检结果:内基底段支气管(B7)段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为腺癌,EGFR/ALK(-)、TPS=5%。

图3.患者肿瘤病理活检情况

经多学科讨论(MDT)后,诊断为:右肺下叶腺癌(cT2N3M0),IIIB期,PS评分0分,不可手术切除

初步治疗决策:新辅助免疫+化疗

新辅助治疗方案:度伐利尤单抗+培美曲塞+卡铂

疗效评估(2022年3月,治疗4周期后):部分缓解(PR),可行右肺下叶切除术。

图3.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疗效评估情况(PET-CT检查)

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

新辅助治疗结束5周后,患者接受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双侧系统性淋巴结清扫,顺利完成,手术用时4小时,术中出血200毫升,术中淋巴结冰冻切片检查提示阴性。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右肺下叶肿物,大小4*3cm,残留癌细胞10%,切除淋巴结未查见癌细胞(0/33),评估新辅助治疗达到主要病理学缓解(MPR, ypT1N0M0)。

图4.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辅助治疗

患者术后继续接受免疫辅助治疗(度伐利尤单抗+培美曲塞+铂类),并进行维持1年,随访至今已为手术后1年半,仍无疾病复发征象。

陈昶教授点评

III期NSCLC是一组异质性较强、预后差异较大的疾病,患者能否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对预后有极大的影响。但仅有部分IIIA期、IIIB期患者在初诊时具备手术条件。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会考虑采用新辅助治疗方案,尝试将部分潜在可切除/不可切除的III期患者转化为可手术患者,为部分患者争取手术机会。近年来,免疫新辅助治疗快速发展,在多项I/II期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pCR/MPR率后,CheckMate-816等关键III期研究相继证实,免疫+化疗的联合新辅助治疗缩瘤降期效果相比免疫单药治疗更优。而考虑到III期NSCLC患者术后极高的复发转移风险[1],采用“术前新辅助免疫+手术+术后辅助免疫”的“夹心饼”模式,让免疫治疗贯穿围术期治疗全程,或可进一步放大治疗获益,为患者带来更大的治愈希望。

III期AEGEAN研究在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布结果,评估了度伐利尤单抗在可切除的IIA-IIIB(N2)期(AJCC第8版)NSCLC患者中,作为围术期免疫新辅助(联合化疗)+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获得了病理学完全缓解(pCR)和无事件生存期(EFS)的双重获益的阳性结果。具体而言,由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评估的EFS显示,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的中位EFS分别为NR和25.9个月(HR=0.68,P=0.0039),度伐利尤单抗使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32%。此外,中心实验室评估的pCR率显示,度伐利尤单抗组的pCR率为17.2%,较对照组(4.3%)提升了近13%[2]。此外,度伐利尤单抗用于围术期治疗的总体安全性可控,用于新辅助治疗时并不会影响后续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

本例患者初诊分期为IIIB-N3,存在多站N3淋巴结转移,起初并不符合根治性手术条件,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术前新辅助治疗阶段,有效实现了对原发肿瘤和淋巴结的缩瘤降期,使患者可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度伐利尤单抗辅助治疗(AEGEAN模式),有望得到较好的长期预后,因此期待基于AEGEAN研究结果,度伐利尤单抗的“夹心饼”式围术期免疫治疗适应证尽早获批,为更多III期NSCLC患者带来手术和临床治愈可能。

病例点评专家简介

陈昶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学交流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病例提供专家简介

戴晨阳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

博士,主治医师,副研究员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著28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50.717)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担任Front Oncol、Ann Transl Med和《临床与病理杂志》编委获上海市抗癌科技一等奖(第3完成人)及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第5完成人)

参考文献:

[1]Masago K, Seto K, Fujita S, et al. Long-term recurrence of completely resected NSCLC[J]. JTO Clinical and Research Reports, 2020, 1(3): 100076.

[2]Heymach J V, Harpole D, Mitsudomi T, et al. Abstract CT005: AEGEAN: A phase 3 trial of neoadjuvant durvalumab+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adjuvant durvalumab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SCLC[J]. Cancer Research, 2023, 83(8_Supplement): CT005.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