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女博士被父亲砍死,竟因不给弟弟买房子,父亲大骂:白眼狼该杀!

陈思在远航聊 2025-02-15 17:57:09

2002年春节,山东发生一起震惊社会的凶杀案,案件性质恶劣,令人发指。

凶手因女儿未出钱为弟购房,愤而挥斧,致女儿女婿双亡。

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位父亲在法庭上毫无悔意,竟指责女儿为忘恩负义之人,声称其该受惩罚。

过去十年间,女儿为弟弟已向家中汇款超过20万。

在他们眼中,女儿究竟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还是仅仅被视作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

2002年春节,赵庆香与丈夫五年首度归国。历经多年美国生活,他们深感回家异常亲切。

她刚在家中坐下,父亲随即递上一杯茶,紧接着便向她提出了要钱的要求。

赵庆香面色阴沉,数年来,父亲每逢找她,皆因弟弟之事索求金钱。

她同样也是他的女儿。

春节期间,她从异国归来,尚未休整便谈及金钱,赵庆香顿觉愤怒难抑。

她曾辛勤打拼,却不堪重负,于是坚定拒绝了父亲。赵庆香打算先给父母一个教训,日后再提供经济支持。

她满心期待,却遭父亲冷酷绝情的斧击,亲情断裂,人性泯灭,痛心疾首。

这出人间悲剧引人深思,我们的社会为何孕育出如此扭曲的家庭形态,其根源值得探究。

赵庆香家如同众多重男轻女家庭,但有所不同的是,她有一个先天患癫痫的弟弟。

因此,父亲赵玉令始终期望女儿能嫁入豪门,以确保小儿子未来生活无忧。

他对两个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对儿子极为溺爱,无论其行为如何,都视为心肝宝贝,舍不得责骂或体罚。

女儿乃家中重要助力,需分担劳务,同时学习成绩亦需保持优异。

成绩优异方能嫁得佳偶,进而谋取好工作,为弟弟分担压力。

赵庆香自小至高中表现出色,未曾令家人失望,1990年成功考入南开大学。

但当录取通知书送达时,赵玉令的想法再次发生了变化。

村里多人经商致富,多数老板学历不高。他闻大学四年费用不菲,便想让女儿弃学打工,以赚取收入。

赵庆香高中老师到访劝解,称其潜力大,毕业后定能找到佳职,赚钱需着眼未来,勿急一时。

父亲最终答应了她前往南开的请求。

四年后,赵庆香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鉴于该专业国内工作机会稀缺,老师建议她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

赵玉令坚决反对,赵庆香遂决定半工半读,不依赖家中资助。经过三年努力,她成功获得了硕士文凭。

学霸视此路如登山,赵庆香攀上一峰,即见更高之处。

南开大学当时众多学生赴美留学,尤其她所学专业,若赴美进修,未来成就将不可估量。

但她清楚,家中无人会赞同她的决定。

仅凭她一己之力前往美国留学,这个念头对她而言,实在难以设想。

此时,赵庆香的男友魏斌挺身而出,为她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魏斌父母赏识赵庆香的知书达理与勤学,遂于出国前夕,在天津为他们举办婚礼,并赠予赵庆香三万余元。

赵玉令得知亲家母给女儿钱财后心生嫉妒,却碍于情面无法索取,于是要求女儿赴美后,每月向家中寄钱。

赵庆香当时倍感委屈,她赴美求学,面对高消费,毕业前景未卜,却还要承受沉重的经济压力。

观察公婆那边的情况,发现差异确实显著。

魏斌一家实为寻常家庭,父母倾尽积蓄,旨在确保儿子儿媳未来能过上幸福生活。

抵达美国后,魏斌同时兼顾两份工作,导致学业受到影响,历经长时间努力。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赵庆香夫妇在美国生活节俭,赵庆香在此期间还怀有身孕。

孩子出生后,他们需兼顾学业与打工,无力抚养,遂请美国老乡协助,将孩子送回国内。

孩子诞生仅两月时,赵庆香悲痛万分,哭得双眼肿胀。

赵玉令无视女儿安危,每月必索汇款,若不依,便至其公婆家吵闹。

2001年,对赵庆香与魏斌而言极为艰辛,他们需努力完成博士学业,顺利毕业绝非易事。

资源需求大,开销广泛,女儿成长花费更多。幸亏有公公婆婆的帮助,否则这对夫妻早已难以维持生活。

这一年,家中决定为弟弟建新房,坚决要求赵庆香出资两万元。

赵庆香资金匮乏,后得公公婆婆怜惜,家中拼凑一万,她又向同学借得一万,终度过难关。

接着,家中持续纷扰,以装修和购置家具为由频繁向她索钱,赵庆香至此已濒临精神崩溃的境地。

年底,她与魏斌均顺利毕业,随后专注工作半年,积攒了足够的资金以备回国。

他们在美已度五年,期间未曾归家,根源在于赵庆香父亲施加的巨大压力。

想到女儿两个月大就被送回国,至今三年未见,魏斌深感气愤。为人父母者皆能理解,这种分离之苦,难以言表。

回国前,他们均获理想工作,夫妇年薪总和近10万美元,美好生活将至,然而好景不长。

回国后,他们先在天津魏斌故乡逗留数日,随后携子前往山东,探望外公外婆。

魏斌闻言颇感气愤,女儿竟不知外公外婆容貌,此事令他颇为不满。

近年来,他们为家庭支出至少20万,且多次来天津索要钱财,却未曾探望孩子,难道连看望一眼都不愿吗?

因此,魏斌内心对岳父岳母抱有深刻的怨气,这种情绪源自他的真心感受。

出发去山东前,孩子患重感冒并发烧,坚决不愿去外公家,尽管我们反复劝说,但她仍坚持己见。

魏斌未强迫孩子,此决定或避免了更大悲剧的上演。

随后,文中开篇所述的场景便发生了。

赵庆香他们资金紧张,总计不足2000美元,且无暇将其兑换为人民币。

此外,年后他们将面临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若将此钱款支出,他们的生活将如何维系!

除夕之日,赵庆香提议将1000美元赠予家中。

魏斌在家人面前爆发,直言不讳地道出这些年他们所承受的苦楚。

赵玉令等人无言以对,内心对这位女婿恨意深重,咬牙切齿。

年初二晚,赵庆香将返天津,其父前来,言弟新房装修资金不足,恳请其资助两万。并称他们身为博士,两万元非大额支出。

赵庆香闻言,怒意涌上心头,首次反驳父亲,致使赵玉令气得浑身颤抖,尴尬不已。

那晚,赵玉令独自在家饮酒,越想越怒,终致失去理智。他起身从柴房取来斧头,径直朝楼上走去。

赵玉令未及查看,直接推开女儿房门,见魏斌开门,立即挥斧劈去。

赵庆香在一旁尖叫起来,紧接着,赵玉令毫不迟疑,再次挥刀砍向她。

几秒之内,赵玉令犯下重罪,致使两人丧生。

赵玉令在法庭上仍理直气壮,坚称女儿女婿导致他如此,并认为自己养育女儿多年,索取些回报理所当然,痛斥女儿为忘恩负义之人。

2002年10月,赵玉令案终审判决结果出炉,他被判处极刑。

赵庆香与魏斌命运多舛,半生奋斗终见曙光,却不幸命丧黄泉,令人叹惋。

可悲的是,我国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众多父母偏爱儿子,进而引发了许多无条件帮扶弟弟的“扶弟魔”现象。

这些扶弟魔与赵庆香相异,她们似被父母灌输观念,视助弟为理所当然,却缺乏衡量帮助尺度的认知。

中国人民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指出,父母给予孩子的最佳馈赠是亲人。

在一二线城市,人际关系渐趋淡漠,兄弟姐妹因此成为每个人最可依赖的亲人。

扶弟魔现象导致两个家庭被强行隔离,形成了明显的界限。

中国传统文化中,亲人互助属常态,与西方国家大不同,我们更重视人情与亲情。

重亲情须有度,中国家庭黏性虽高,但重男轻女的观念却成为破坏家庭和谐的首要因素。

赵父对女儿赵庆香的榨取毫无底线,即便她不断满足其要求,这种索取也从未停止,与赵玉令的行为如出一辙。

社会上存在“扶哥魔”与“扶妹魔”现象,这些均属不健康行为。

几千年前,孟子指出孝顺应有底线,逾越此界则为愚孝。

遇到无度索取的亲人,若其未失劳动能力,应敬而远之,无论多亲。否则,将累及双方家庭。

0 阅读:4

陈思在远航聊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