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春天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我家孩子怎么就不见长呢?”
有的家长看孩子不长个,就拼命给孩子补,各种骨头汤、肉汤换着花样做。
但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孩子能不能吸收这些营养,也就是脾的“力量” 够不够!

孩子的脾胃就是长个的“土壤”,脾虚的孩子就像盐碱地,你拼命施肥(喝补汤)也长不出好庄稼,反而容易积食、便秘、反复生病,甚至不长个不长肉。
所以,想要给孩子补营养、促长高,得先把脾养好。
养脾助长方今天我给家长们分享一个养脾助长汤,是由古方 “四神汤” 改良而来的,更适合小朋友的体质。
山药白扁豆芡实杏仁粥
材料准备:干山药、白扁豆、芡实、南杏仁、大米
制作步骤:
先将干山药、白扁豆、芡实洗净,浸泡 1-2 小时;南杏仁洗净备用。大米淘洗干净后,与浸泡好的干山药、白扁豆、芡实以及南杏仁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粥熟烂即可。

山药养脾益气、脾肺肾同补,芡实运脾化湿、脾肾同补,白扁豆养脾益气兼化湿,南杏仁润燥养肺、通利大便。
以上用量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在给孩子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意见,确保安全有效。
门诊案例年前看诊了一个7岁的男孩,妈妈一进门就说“一年就长了三厘米,实在太慢了,琚主任,您赶紧给调调吧!”
正常情况下,7岁的孩子一年怎么也得蹿个5-7 厘米,这个孩子长速确实慢得不行,明显比同龄矮了一大头。

我和家长细聊后,发现这孩子吃饭实在让人操心。食欲差得很,每餐吃不了几口,还特别挑食、偏食,稍微多喂一点,小肚子就鼓起来,又胀又疼。
大便也没个规律,有时候干得像羊屎蛋,有时候又稀得不成形。平常看着也没什么精神,玩一会儿就累得不行,跑几步跳几下就气喘吁吁,小脸儿白白的,一点血色都没有。晚上睡觉也不踏实,老是出汗,一晚上还得起来尿2-3次。
我看孩子舌苔薄白,舌质淡,脉象细弱,综合这些情况,我判断孩子是脾肾不足。
针对孩子的情况,我给出了下面这些调理办法:
中药调理:我给他开了个方子,里面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莲子肉、芡实、陈皮、焦山楂、炒麦芽、牛膝等,主要作用是健脾补肾、强筋壮骨。
饮食调理:家长多给孩子做点健脾补肾的食疗方,像山药小米红枣粥、黑豆糯米粥、核桃芝麻糊等,不吃生冷、油腻、辛辣的东西。
推拿按摩:平常在家可以给孩子补脾经、补肾经、揉二马、按揉足三里。这些手法能帮助孩子健脾和胃、滋阴补肾,脾肾强健了,孩子才能健康长高。

经过2周的调理,孩子的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善。吃饭香了,吃的量也多了,肚子不胀不疼了,大便也慢慢正常了,家长说孩子睡觉也踏实多了。昨天复诊,刚调理一个月,长高了差不多1.2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