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川说说(分享校园趣事、解读教育现象,有态度、有温度)
幼儿园低龄学生的家庭作业,大部分都需要家长的参与才能完成。尤其是手工作业,真正做作业的是家长,孩子扮演起了“督工”角色。
一直以来,这样的作业都是饱受诟病,当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后,“内卷”实在是太严重了。
01江西一数学老师作业、一万粒米无独有偶,10月11日有媒体报道江西宜昌一小学数学老师布置“奇葩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数一万粒米”,作业量很大,家长只能发动全家陪孩子一起数米。
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参与到了其中,如果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孩子八点钟就得上床休息。
可数米的这一天晚上,全家人熬夜,个个都是累得腰酸背疼。
孩子的父亲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作业,心生好奇,就将全家人熬夜集体数米的行为拍成了视频并上传网络。
一时之间,“一万粒米究竟有多重?”以及“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样奇葩的作业?”在网友之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围绕着这场数米风波,老师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陪同孩子完成作业的行为,成为了热议的中心。
02网友对此的争论从视频画面来看,这一大家子围在一起数米,一粒一粒的数……
网友见状,心生质疑:“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小朋友听错了老师的意思?”
看到孩子的父亲没有采用简便的方法数出10000粒米,围观的网友更是着急。
不得不说,孩子数学老师留下来的这份作业,真的是够折磨人的。一道家庭作业题,连同学生和学生家长都被折腾得够呛。
有人就建议说:“可以先数出100粒米,然后称量一下这100粒米有多重,随后就按照这个重量再称出100倍的米,那么就能得到10000粒米……”
方法看似很聪明,但这样的方法在数学老师的面前行不通。
老师明确表示:“要一粒一粒的数”。
这真让人难以理解,众所周知,如果按照秒针转动的速度从一数到60,是需要60秒。那么、3600秒也就是一个小时。
这也就意味着从1数到3600需要一个小时,按照这样的节奏从一数到一万,将近三个小时才能数得完。
这样的作业有意义吗?值得探讨!
03一万粒米有多重?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看看10000粒米究竟有多重,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之一(如下图所示)
通过反复平均测算,10000粒米的重量大约在223.6g,感兴趣的可以带着孩子重新测算一番。
04老师居心何在?老师布置这样的作业,居心何在?
难道纯粹就是想折磨学生和家长吗?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在老师心理健康的情况下,不会布置这么奇葩的作业。
很有可能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一数到一万,巩固上课时所学到的知识点。
需要肯定的是孩子在数米的过程中,数数的能力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
尤其是在家长参与的情况下,有监督作用,学习效果更好。
与此同时,也有理由让人联想:“这老师是不是想对孩子们的品格进行测试?”
毕竟像这种作业稍微糊弄下就能过。
老师不会挨个检查学生作业,并对每份作业进行重新计数。
可问题的关键就是孩子的家庭作业牵扯到家长,这就显得不太合适。
就如同媒体报道的这起事件中,家长们熬夜数米腰酸背疼,第二天上班的状态必定会差很多。
家长的压力也大,没有必要再给他们徒增烦恼,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布置家庭作业要结合学生作息时间,实在是太多往往只会是适得其反。
教育教学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当老师明确表示要一粒一粒地数米,目的之一,要不是纯粹想增加学生们的数数能力,其余就很难让人费解。
除非老师说“采用合适、巧妙”的方法数出一万粒米,那么就可以采用网友们所说的方法,通过称重后增加倍数来数出10000粒米。
看过一个更无脑的作业,老师要求家长和学生利用废弃的纸屑、塑料瓶制作出录音机。
……
这简直就是将家长看着科学家,啥玩意儿都能造出来。
05总结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效果确实比只做习题要好,但实际的前提是真实,能够独立完成。
希望老师们在布置手工作业前,自己先动手实验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然后再做决定吧!
虽说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是能参与进来,那教育质量会更高。
辅导作业尚且令人崩溃,写这种作业就没有必要了。老师布置作业不能信口开河,孩子们练习的家庭作业要明确知道“布置作业的目的和练习作业的意义”。
如果该名老师不能对家长反映的这个问题作出合理解释,那么学校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批评和教育。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