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喆
一、最新数据揭示优才计划"高门槛"真相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4月9日披露的2022-2025年度人才计划数据显示,优才计划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政策收紧。
截至2025年2月,2024-25年度获批率仅9.8%,较2023年度的15.7%显著下降,累计9.34万申请遭拒。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8.3万申请中仅1.3万获批,2024年截至2月的4.9万申请中获批数更降至9000余例。这一变化与2024年11月新政实施密切相关,尽管官方承诺旧案沿用旧规,但实际审核标准已系统性升级。
2024年11月,优才综合计分制更新,符合香港人才清单要求的申请人需要经过12项评核心,满足申请条件,才能获得优先考虑。
这种评估机制强调对申请人工作背景、学历层次、年龄结构等维度的综合评估,导致审批周期延长,特别是在金融、科技等关键领域,人才筛选标准已呈现明显的精英化趋势。
二、续签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香港政府还公布续签数据:2024-25年度续签成功人数达2512人,较前一年度1362人实现85%的跨越式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港府对续签年限采取弹性处理,无论批出的年限是半个月、1年、2年还是3年,都计入成功案例。数据背后暗藏政策导向——未来两年将迎来续签高峰期,港府已明确将强化续签审核作为人才政策重点。
按照综合计分制申请获批的优才签证,首次获得3年有效期,之后的续签有2种模式,分别为:
1. 常规路径:3年+3年+2年续签模式,要求提供在港生活证明及贡献证据。2. 顶尖人才通道:3年+5年续签模式,需满足在港居住超2年,且年收入达200万港元。
对于综合分制香港优才续签,香港入境处规定必须提供相关证明:香港定居的生活证明;对香港有所贡献,比如从事相当于学位程度、专家家水平或高级薪酬职位,或在香港建立具有合理规模的业务。审核的关键要素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 在港惯常住所证明(租赁/购置均可),接受合理离港安排,不强制要求全年在港。• 香港企业雇佣关系(可非在港办公),需建立与香港的实质经济联系(就业/创业)。• 家庭成员在港居住情况,配偶子女在港生活可作为重要佐证。• 离港频率及时长合理性。
特别提示:续签申请须本人亲自在港提交,等待签证期间可以离港。建议申请人在签证到期前14天返港,避免因出入境记录影响审批。
随着港府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未来审批将更注重人才与香港发展的契合度及持续贡献能力。我司建议申请人提前规划职业路径,建立与香港经济的深度链接,2026-2027年续签高峰临近,申请人重点关注:
1. 经济贡献证明:保留完税记录、薪资流水、商业登记等文件2. 社会融入记录:参与本地社团、公益活动、专业协会的证明3. 家庭联系证据:子女入学证明、配偶工作证明等辅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