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华尔街大企业病”

弘舟下午茶 2025-04-30 17:45:23

波音的路,不会那么平坦

据央视报道,近日,波音公司飞回3架拟交付中国航空公司的波音737Max飞机,称中方已停止接收波音客机。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昨天回应称:

“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美两国在民航领域保持了长期互利合作,有力推动了两国贸易和人员往来。美方挥舞关税大棒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扰乱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很多企业无法开展正常贸易投资活动,中国的相关航空公司、美国波音公司都深受其害。中方愿继续支持两国企业开展正常的商业合作,希美方能倾听企业的呼声,为企业正常贸易投资活动创造稳定可预期的环境。”

在加征综合税率后,当前波音飞机要进口到国内的成本要翻倍。如果无法与中国本土航空企业客户达成“分担”共识,波音要想再卖商业航班飞机到中国就会非常难了。多年来,中国市场一直是波音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18年,波音的中国业务达到巅峰,中国接收了波音当年四分之一的新飞机。

在一季度财报发布的电话会议纪要中,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就对中国客户交付问题做了以下一番陈述:

“一个问题是来自其他国家的潜在报复关税的影响,这可能会影响我们交付飞机的能力。目前,我们在飞机交付方面遇到问题的唯一地区是中国。由于关税问题,我们在中国的许多客户已经表示不会接收飞机。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我们计划在中国交付约50台设备。我们正与中国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并积极评估重新销售已生产或正在生产的飞机的方案。”

当然这位波音“一把手”也发出了某种带有警告意涵的讯息,说道:“这(关税导致的交付问题)是一个不幸的情况,但我们有很多其他客户希望在短期内交货,因此我们计划将供应转向更稳定的需求。我们不会继续为那些不愿意接受飞机的客户制造飞机。”

据航班管家数据,截至四月底,在中国大陆运营的波音客机数量占比刚过40%,较来自欧洲的空客公司的客机占比低了大约11个百分点。而此前数十年来,这两家公司在华客机占比基本都是相近的。

这家世界闻名老牌飞机制造商的麻烦,还远不止于此。

连续巨亏的背后

波音公司近期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数据,营收19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但净亏损3100万美元。虽然相比去年一季度净亏损3.55亿美元,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但仍然不能打消外界对这家飞机制造巨头连续多年低迷业绩所产生的顾虑。

要知道,自2019年一季度财报披露盈利21.5亿美元后,波音后续所有的一季度都是亏损的,其中亏损最多的是2022一季度的大约12亿美元,最少的就是今年一季度。从年报盈利来看,从2020年到2024年,波音年度净利润分别是-118.73亿美元、-42.02亿美元、-49.35亿美元、-22.22亿美元,以及-118.17亿美元,连年巨亏,且并没有明显转好的趋势。

另一方面,从2019年开始,波音的资产负债率也是连续高于100%。2023年时候达到112.6%,而2024年则是102.5%,这表明企业本身已经处于破产边缘,资不抵债。要不是美国政府在融资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军工订单的助力,但靠民用客机领域的自主销量,波音可能早就要破产重组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波音积压订单总额为5450亿美元,其中包括5600多架商用飞机。

当前,波音仍然是一家庞大的公司,直接雇员超过15万人,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中还有无数的雇员。它是美国经济的重要贡献者。

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财务亏损之外,波音现在存在的信誉问题才是最致命的。

多年来围绕波音737 Max 飞机的设计缺陷和质量控制隐患始终是波音绕不过的巨大“声誉墙”。

去年1月,一架由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运营的全新波音737 Max飞机在起飞几分钟后,正在爬升时,发生了严重事故,从高空突然下降。

虽然机务人员沉着冷静地将受损的飞机降落到地面,但对乘客的损伤已经发生。据负责调查这起事故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称,安装在一个未使用的紧急出口上的一块面板没有栓好,在飞机爬升时脱落了,这造成了事故。

737 Max是波音公司最新的飞机,也是其历史上最畅销的机型。自投入使用以来到去年底,已向航空公司交付了1600多架,另有4800架的订单积压着。而这个拳头产品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严重问题。

2018年底,一架该型飞机在印度尼西亚海岸附近海域坠毁。四个月后,另一架飞机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起飞几分钟后坠毁。共有346人遇难。

这两起事故最终都归咎于一款设计不佳的飞行控制软件。安装该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新飞机的操纵习惯问题,避免使用过早期版本737飞机的飞行员需要昂贵的重新培训。

据调查人员称,在实际操作中,该软件在错误的时间启动,迫使两架飞机发生灾难性的俯冲。

很明显,上述这些事故的主要责任在波音公司,而且就是应被咎于管理层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而过度重视盈利,成本控制以及股价。事实证明,只关注股价和利润率是一种错误的策略。

和之前事件有所不同的是,去年1月那起事故是由于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在修理制造缺陷时将门板拆下后,没有将门板重新栓好造成的。这又反映出了公司质量控制,人员管理和安全文化方面可能的缺失。

后续,有波音内部人士后来站出来举报,认为公司要求快速生产飞机和提高产量的压力已经损害了 737 和 787 项目的安全性。然而其中两位美国人在去年发生了猝死事件,更让媒体疯狂报道,很多事变得更加复杂。

就在波音因为飞机产品问题焦头烂额之际,去年9月持续数周的罢工事件又让公司盈利能力雪上加霜。据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称,这次罢工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超过55亿美元。罢工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与公司管理层多年来对员工薪酬和福利的不重视有关。也可以说,还是公司太重视利润率和股价了。

波音公司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公司管理层过去的傲慢造成的,因为他们一贯试图削减成本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从本质上来说,是风靡美国华尔街的一种“唯利是图”的“大企业病”。

尾声

当前华尔街机构普遍预测,波音公司将在今年摆脱巨亏的泥潭,在军事和民用两个领域都会有显著的复苏。然而,在中美关税问题凸显之际,若上文提及的由于公司管理层造成的产品问题和员工问题还是无法得到根治,那么波音的前景依然并不那么平坦,和空客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也别忘了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家名叫中国商飞的公司正在虎视眈眈。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 阅读:0

弘舟下午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