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现在来看,特朗普并没有比拜登高明多少。在拜登执掌美国的时候,美国至少还没有出现这般“内外交困”的危局。
之所以说美国现在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是因为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把很多事情都给搞砸了。
具体而言,特朗普试图通过 “经济勒索” 迫使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计划遭遇强烈抵抗。加拿大新总理卡尼以 “加拿大永远不会成为美国一部分” 的强硬立场回应,同时采取 “去美国化”战略。
而在格陵兰岛问题上,特朗普的 “购岛狂言” 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弹。丹麦国王修改国徽强化北极熊标志,首相弗雷泽里克森重申格陵兰岛是 “非卖品”。

在对待欧洲方面,特朗普对欧洲的态度十分硬气!美国已然决定要对欧盟多个国家提升关税,这直接让很多欧洲国家不满意,他们直言美国背弃了欧洲,甚至扬言要全面开启去美国化战略。
具体而言,美国要求欧洲车企将产能转移至北美,导致宝马慕尼黑工厂被迫削减30%产量;半导体巨头英飞凌推迟在德累斯顿的50亿欧元晶圆厂投资,转而扩建美国奥斯汀基地。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警告,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欧盟经济首年萎缩0.4%,并推升核心通胀率至3.2%。
欧洲这回真急眼了,抄起关税大刀开始"精准复仇"。专挑共和党票仓州的波本威士忌、肯塔基牛肉、佐治亚木材往死里打,还威胁要断供美国石油。德国更狠,直接拿83亿欧元的F-35战机订单当筹码,逼着美国解除战机远程锁死功能。连西班牙卡车司机都加入战局,把满载美国货的集装箱车堵在港口三天三夜。

在对俄乌冲突这个问题上,特朗普本想搞个“交易式外交”,塑造一下自己和平缔造者的形象,结果却掉进了好几个坑里:
先说这个停火协议吧,听起来挺美,和普京达成了个“矿产换安全”的初步共识。可俄罗斯那边要的“北约停止东扩”这些核心条件,美国根本没答应,乌克兰那边呢,还在库尔斯克地区打得热火朝天,根本没啥缓和的迹象。
再说说欧洲这边,信任危机也来了。法国的马克龙直接公开质疑美国调解的诚意,还说“乌克兰有权自己决定盟军怎么部署”。德国和法国也不示弱,牵头搞了个欧洲快速反应部队,防务自主的步伐一下子就加快了。
为什么美国无法调停俄乌冲突呢?因为美国一心只想着如何从乌克兰获取利益,而忽视了欧盟、乌克兰以及俄罗斯的三方利益。
正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所言: “当规则制定者变成规则破坏者,世界只能寻找新的锚点。”

在美国国内,美国政府的债务是一个大问题,前几天虽然美国两党就美国政府债务问题达成了协议。但终究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加上特朗普一意孤行的在全球发起新一轮关税战,这使得美国国内的反对之声持续高涨。
具体而言,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 36万亿美元,2024财年国债利息支出达 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国防支出),相当于每天需支付 30亿美元利息,而财政赤字率长期维持在 7.6% 高位。特朗普的 减税政策 更使未来十年赤字预计增加 4.1万亿美元,债务/GDP比率将突破 250%。即便财政部通过 延长特别措施暂时推迟债务违约,但两党达成的协议仅能维持政府运转至 6月27日,根本无力阻止利息-赤字-债务的螺旋式上升。

美国国内,反特朗普关税战的呼声是持续高涨。而这场危机本质是美国单极霸权衰落的缩影。
现在预测,美元霸权有坍塌风险,欧盟将人民币储备提升至 12%,沙特石油人民币结算达 38%,美债"无风险"神话破灭。
特朗普任内的一系列外交操作,从荒诞的“领土扩张”幻想、单边关税战到俄乌冲突中的战略失误,加之美国国内一系列问题缠身,美国在全球霸权的根基开始动摇。
从“门罗主义”到“特朗普主义”,美国始终难逃“霸权陷阱”。越是竭力维持支配地位,越加速其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