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陈为 正和岛总编辑
来 源:“陈为商业观”视频号
你知道“芯片首富”虞仁荣为什么要花300亿在宁波办大学吗?
这背后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前段时间,在饭桌上听一个宁波的企业家分享,韦尔股份的虞仁荣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原来他和“世界船王”包玉刚都是宁波镇海人,两家离得很近,开车就十几分钟。
虞仁荣小时候,看到包玉刚创业成功,衣锦还乡,在家乡投资办厂,做了好多好事,还创办了宁波大学,这给了他很大的激励。
从那时候起,虞仁荣就立志要向包玉刚学习,以后也要当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用商业的本事去做好事。
后来,虞仁荣真成了“中国芯片首富”,他也效法包玉刚,为家乡宁波做了不少贡献。
特别是2020年的时候,他决定拿出300亿,在宁波创办一所东方理工大学。就因为这事,2024年胡润把慈善榜里“中国首善”的称号给了虞仁荣。
虞仁荣深受包玉刚这位身边榜样的激励和影响,包玉刚的榜样又是谁呢?前一段翻书,我把这段来龙去脉算是搞清楚了,把这块拼图给拼完整了——包玉刚也有这么一位身边的榜样。是谁呢?他叫叶澄衷,近代有名的实业家,也是宁波镇海人。
这叶澄衷啊,是个苦孩子,6岁丧父,十一二岁就到油坊铺里当学徒。
后来又到上海的外国轮船上打杂。虽说日子穷,但他人品好,有拾金不昧的品质。
有一次,有个洋人把包落在他船上了,他就在原地守着,等洋人来,原封不动还给人家。洋人要给他钱,他坚决不要。洋人就跟他讲,以后在上海,五金生意肯定有大发展。
打这以后,叶澄衷就天天用货物跟外国轮船上的水手换铁锚、铁钉、罗盘、工具这些器材,慢慢地,在上海开了一家最早的五金店。
后来,这店越来越大,他成了五金行业龙头。除了五金,他还搞火油、航运、军需、火柴、钱业、保险、银行这些生意,产业遍布南北,生意无远弗届。
当时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儿子沈瑜庆就说,海上通商以来,中国商人能跟外国人比的,宁波人最厉害。这里面,又数胡雪岩和叶澄衷是真正的商界领袖。
叶澄衷不光生意做得好,是五金大王,还办了好几所学校,是教育兴国的典范。先是创办顺记商务学馆,主要培养做生意的人才。
后来又创办了澄衷学堂,蔡元培当过这学校的校长,胡适也在这儿读过书,学校还编了中国第一本学校教科书,叫《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
从这学校走出去好多厉害的人,像气象学家竺可桢、地质学家於崇文、航空医学家俞梦孙等等。
比澄衷学堂影响还大的,是叶澄衷拿出3万两白银在家乡宁波办的叶氏义庄。从这所学校出来很多商界名人,其中就包括日后大名鼎鼎的包玉刚和邵逸夫。
这么说吧,要是你的母校有一栋“逸夫楼”,你除了要感谢邵逸夫,还得好好了解了解叶澄衷。包玉刚创办宁波大学,其实也是在向叶澄衷这位同乡前辈致敬。
叶澄衷当年算是首富,也是首善。难得的是,他跟曾国藩一样,自己成功了,还希望身边人、同乡人也能成功。
除了包玉刚和邵逸夫这些学生后辈,他还帮了好多在上海的宁波同乡。
所以说,现在声名鹊起的“宁波帮”,叶澄衷才是真正的先驱,是宁波帮第一人。
叶澄衷1899年就去世了。从那以后,“宁波帮”越来越厉害。1918年,梁启超到宁波的时候,就夸宁波商人厉害,说他们影响遍及,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商人群体。
有学者研究发现,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商界基本是宁波帮说了算,五金、颜料、航运、钱业、影业这些行业,宁波帮占了大头。
跟宁波人有关的银行资本占了上海银行资本的80%还多。
有人统计过当时上海工商界的名人,1836个人里,宁波人就有453个,占了四分之一。这都跟叶澄衷当年的带头、示范、影响分不开。
从清末到今天,从叶澄衷到包玉刚,再到虞仁荣,从当年的3万两白银到今天的300亿善款,这是一代一代宁波商人精神传承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里,我有三点启发。
第一,身边的榜样力量最大,能看得到,够得着,学得会。
第二,真正的精神传承,不一定是传给自己孩子,往往是影响了某个角落里的年轻人。
第三,在商言商也没有问题,不该受到谴责,但是真正厉害的大商人还是得多用商业的本事为社会做好事,特别是多为教育做点事儿。
你呢,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了什么启发?
排版 | 椰子编辑 | 允允 主编 | 孙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