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5号,73岁的慈禧在仪鸾殿去世,她掌权48年的日子也随之结束。但那时候,她的陵墓还没建好呢,所以一直拖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09年11月15号,才正式举行了葬礼,把她安葬进去。
一年后,北京这座古老庄重的城市,经历了一场豪华至极的葬礼,规格之高,堪比古代帝王。一位名叫亨利·博雷尔的荷兰记者,用相机捕捉下了葬礼的点点滴滴。这些珍贵的历史画面,哪怕过了整整一百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送葬队伍的庄重威严,还有那一大片纸人纸马形成的奇特景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早上,北京城里的雾气还没散干净,东直门那边就已经挤满了人。老百姓、各国的外交官、有钱有势的商人和记者们,都早早地找了个好地儿站着,等着那场隆重的葬礼队伍慢慢走过来。
一队穿着最新款军装的骑兵,扛着长枪,打扮得非常统一,走在最前面,给过世的太后引路。
长长的仆人队伍看不到头,他们都穿着大红绸缎衣裳,帽子上别着黄羽毛。这些人抬着慈禧的棺材,步伐走得一模一样。队伍越走,越多纸做的人和马出现,这些纸东西做得特别像真的,给葬礼添了不少神秘的感觉。
神秘微笑。
大白天的,感觉头皮一阵阵地发紧,就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扯了一下,怪不舒服的。
瞧着让人心里直打哆嗦。
这场面可真够震撼的!
新式军队。这支队伍采用了全新的军事制度和训练方法,跟以前的军队大不一样。他们装备了更先进的武器,士兵们也都接受了更为系统的训练。新式军队的组建,旨在提升整体的战斗力和应对现代战争的能力。从指挥体系到作战方式,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这样的改变,让新式军队在战场上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保卫家园,维护和平。
宦官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这信纸真是吓人一跳!
在那些纸人队伍里,啥角色都有,像宫里的太监、打仗的士兵、当官的,还有拿着枪的新式军队。慈禧太后虽然人没了,但在那阴间世界里,她照样过着奢侈威风的日子。
亨利·博雷尔全神贯注地把这些都拍了下来。他这样描述:“这位既神奇又吓人的女皇,虽然跟现代世界打了个惨烈的仗,但还是很有勇气地搞起了新时代的变革。”他的照相机里头,装的是大清王朝最后的风光和夕阳的影子。
五天的路途,走了好几百公里远,总共有7920个搬运工轮流来干活。官员们都穿着丧服,跪在地上迎接和送别。
慈禧的棺材最后放进了用金丝楠木做的豪华棺材里,这棺材我们叫它“梓宫”。在棺材盖子顶上,有个大金球,是纯金做的,亮晶晶的,看着就让人知道她活着时多有权力,多讲排场。但这也像是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被永远记在了历史书上。
慈禧那场排场极大的葬礼让国内外都大吃一惊,这也让大清朝更快地走向了尽头。看到葬礼的外国使节,心里头不由得咯噔一下,感觉大清快要不行了。果然,才过了短短三年,隆裕太后就宣布皇上不干了,清朝这268年的统治也就这么落幕了。
慈禧肯定想不到,她离世仅仅20年后,军阀孙殿英就用炸药轰开了她的陵墓,把里面的金银财宝全给抢光了。她呢,最后就剩条裤衩,尸体还被扔在脏兮兮的臭水沟里,就连野狗都不愿意靠近。这事儿传到溥仪耳朵里,他哭得稀里哗啦的。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