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8卷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
永和六年(庚戌,公元三五零年)
原文:春,正月,赵大将军闵欲灭去石氏之迹,托以谶文有“继赵李”,更国号曰卫,易姓李氏,大赦,改元青龙。太宰赵庶、太尉张举、中军将军张春、光禄大夫石岳、抚军石宁、武卫将军张季及公侯、卿、校、龙腾等万馀人,出奔襄国,汝陰王琨奔冀州。抚军将军张沈据滏口,张贺度据石渎,建义将军段勤据黎阳,宁南将军杨群据桑壁,刘国据阳城,段龛据陈留,姚弋仲据滠头,蒲洪据枋头,众各数万,皆不附于闵。勤,末柸之子;龛,兰之子也。
石闵是个狠人,他要把石氏的痕迹抹掉,这就等于把石勒和石虎几十年努力经营的一切全部否定,根据历史经验,凡是这么干的,基本上带来的都是动荡。

石虎我们暂且不说,石勒的影响力那是不容忽视的,在他的带领下,很多人付出一切,甚至血的代价,共同努力,才统一中国北方并建立赵国,这些人可能对石虎父子的胡作非为很是不满,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对石勒、对赵国没有感情。如今石闵否定一切,基本上就把他们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我想,这是绝对的失算之举!
石闵更改国号,并且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姓氏,更改年号。
于是赵国分崩离析,重臣纷纷离去,各奔自己的前程,这说明石闵的凝聚力很差!

原文:王朗、麻秋自长安赴洛阳。秋承闵书,诛朗部胡千馀人。朗奔襄国。秋帅众归邺,蒲洪使其子龙骧将军雄迎击,获之,以为军师将军。
王朗当初受石遵之命,领兵抓捕石苞,然后留在长安对抗司马勋。他去的时候好好的,结果回来的时候,赵国已经变了天,石遵被杀,继任者石鉴被囚禁,掌权的变成了冉闵。
冉闵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地位,采取拉拢汉人残杀胡人的政治举措。而王朗手下正好有一批胡人部队,况且王朗是石遵的心腹,所以必须除之!

麻秋是干这事最合适的人选,他以前跟着石苞干,现在石苞已被杀,麻秋没有靠山,所以冉闵向麻秋伸出橄榄枝,麻秋自然感激涕零。于是趁王朗不备,杀掉王朗的胡人部队千余人。
失去左膀右臂的王朗成了孤家寡人,没有别的出路,逃命要紧,襄国是他最好的选择,因为那里有一股势力,是冉闵的死对头。
麻秋带领部队喜洋洋的赶往邺城,立功了,进城就能领赏,他很开心。没想到,他的行踪已经被蒲洪完全掌握,半路上被蒲健给黑了一把,成为阶下囚。蒲洪很喜欢麻秋,不但照单全收了麻秋的部队,还重用麻秋为军师将军。在那样一个世道,部队就是腰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