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的指数是不是太多了点,只是一个科创板就硬生生推出了5个有基金跟踪的宽基指数(还不包括行业主题指数),让投资者选择起来有点无所适从。
这不,应投资者朋友点题,今天就来分析一下科创板五大指数的异同,看看该怎么选择它们进行投资。
01、编制规则(如何选股)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综指和科创成长的成分股数量分别是50只、100只、200只、548只(5月24日数据)和50只,筛选方法分别是:市值+流动性前50名;剔除科创50后,市值+流动性前100;剔除科创50+100后,市值+流动性前200名;所有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营收增速双高的50家公司。
02、行业构成(投资方向)
1、 科创50:国产替代核心阵地。
科创50指数前三大行业(申万二级,下同)分别是半导体60.4%、医疗器械6.5%和软件开发5.8%,前三大行业集中度为72.7%。
半导体:2025年国产7nm芯片量产,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设备商直接受益;
计算机:AI大模型商用加速,寒武纪、海光信息等算力芯片需求爆发;
风险点: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制裁可能压制短期估值。
2、科创成长:高研发壁垒赛道
科创成长指数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半导体50.7%、化学制药14.40%和光伏设备5.3%,前三大行业集中度70.4%。
核心逻辑:研发费用率全板块最高,技术护城河明确。
3、科创100:医药与高端制造双轮驱动
科创100指数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半导体28.7%、化学制药9.0%和医疗器械7.5%,前三大行业集中度45.2%。
机会:创新药估值修复弹性较大。
4、科创200:前沿技术试验田
科创200指数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半导体26.9%、化学制药6.5%和自动化设备6.4%,前三大行业集中度39.8%。
风险:技术路线失败率高,需分散投资。
5、科创综指:分散均衡
科创综指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半导体37.1%、医疗器械6.9%和软件开发6.5%,前三大行业集中度50.5%。
03、投资价值分析
1、收益弹性排序
2020年以来各指数年度及阶段回报明细如下表。

(数据来源:Choice)
综合阶段回报及最大回撤看,各指数收益弹性排序如下:
科创成长 > 科创200 , 科创100 > 科创50 > 科创综指
2. 稳健性排序
科创50 > 科创综指 > 科创100 > 科创成长 > 科创200
依据:科创50成分股大部分已实现较稳定现金流,科创综指行业最分散,天然降低单一赛道波动。
3. 当前性价比排序
各指数当前估值详见下表。

(数据来源:WIND)
鉴于科创50外其他各指数成立时间较短,历史分位的参考价值不大;此外,科创板成分股大都处于成长期还未开始盈利,PE值也仅供参考,这里仅对PS估值绝对值做一个比较。
当前各指数的性价比排序如下:
科创50 > 科创综指 > 科创200 > 科创100 > 科创成长
4、参考半导体国前替代及景气周期
鉴于各科创板指数中半导体都是第一大持仓行业,科创50和科创成长指数中半导体行业占比更是超过了50%,因此科创板指数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应该跟踪和参考半导体国产替代进展及半导体景气周期。
04、各指数该如何选择?
2025年科创板仍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主战场,各指数的投资价值不言而喻。
科创50和科创综指相对稳健,两个指数成分股在总权重的重合度最高,达到了45%,我个人倾向于选择头部的科创50进行投资。
跟踪科创50指数的基金也是最多的,下表是规模较大的部分基金。

(数据来源:Choice)
而科创成长研发和营收增速双高,选择它的逻辑是追求更高的回报弹性,可以作为科创50的一个补充(两个指数成分股总权重重合度仅14%)。
下表是跟踪科创成长指数的基金明细。

(数据来源:Choice)
科创100具有一定的热度,相较其他科创指数,医药生物占比最高,跟踪它的基金也比较多,详见下表。

(数据来源:Choice)
指数和基金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