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爷爷说小西瓜的作息真规律。
小西瓜的作息确实很规律,每天到点就睡,到点就醒来了。
一天24小时睡5个觉,白天上午、下午3个小觉,中午一个中觉,晚上一个长觉。
不得不说宝宝的作息真的很规律,比闹钟还准时,按时睡觉、按时醒来!
他在老家醒得挺早,一般6-7点就醒了,醒来就一直在被窝里尖叫,自己和自己玩,我还没醒,都要被他的尖叫声音吵醒了。
6-7点醒来,在床上玩一下,给他擦脸,涂面霜,换尿不湿,吃Ad,和爷爷奶奶玩;
9点吃奶,哄睡,睡短觉一般30-40分钟左右;
9点50-11点左右,醒来换尿不湿,和爷爷奶奶玩一玩,天气好就晒晒太阳;
11点吃奶,哄睡,一般睡30-40分钟;
11点半-13点半,醒来换尿不湿,在床上躺着玩,练习下翻身,做下被动操啥的,消耗精力,下午好睡中觉。
13点半吃奶、哄睡,我和他一起睡午觉,一般16点多起来,2个多小时;
16点-17点,醒来换尿不湿,楼下户外晒太阳,一般1个多小时;
18点,会睡短的黄昏觉(有时睡,有时不睡,看他状态,不睡就起来玩。
19点半-12点左右,晚上7点半开始哄睡,喝奶,8点左右睡着,一般上半夜睡4个小时;
12点多-早上6点左右,12点左右换尿不湿、喝奶,继续哄睡,一觉到天亮。
有姐妹问,如何培养宝宝的作息习惯?

第一、建立昼夜节律(0-3个月)
1⃣️区分白天和黑夜:
白天保持室内明亮,适当噪音(如正常说话、家务声);夜晚调暗灯光,保持安静,帮助宝宝逐渐理解昼夜区别。
2⃣️避免白天过度睡眠:
白天小睡单次不超过2-3小时,可通过轻柔唤醒(如换尿布、喂奶)避免昼夜颠倒。
3⃣️睡前程序铺垫:
即使新生儿也可通过固定流程(如洗澡→抚触→喂奶→轻声哼歌)建立睡眠联想。
第二、固定作息时间表(3-6个月)
1⃣️规律喂养间隔:
按年龄调整喂奶/辅食时间(如4个月后逐步过渡到3-4小时一次),避免"零食奶"影响作息。
2⃣️引入固定的入睡时间:
观察宝宝自然困倦信号(揉眼、打哈欠),逐步固定晚上入睡时间(如7-8点)。
3⃣️小睡规律化:
逐步减少碎片化睡眠,安排2-3次固定小睡(如上午、下午各一次)。

第三、自主入睡能力培养(6个月以上)
1⃣️渐进式安抚降级:
从抱睡、奶睡过渡到拍睡、声音安抚,最后让宝宝学会自己入睡。
2⃣️固定的睡前程序:
例如晚餐→洗澡→换睡衣→讲故事→关灯,程序需每日一致,时长20-30分钟。
3⃣️合理的睡眠环境:
确保婴儿床安全、舒适(无杂物),使用睡袋代替被子,室温控制在22-24℃。

第四、应对常见问题
一、夜醒频繁。
先观察是否真饿(按需喂夜奶),或只是习惯性醒来。逐渐拉长夜奶间隔,6个月后多数宝宝可戒除夜奶。
二、抗拒午睡。
保持固定的小睡环境(如拉窗帘、白噪音),即使不睡也安排安静休息时间。
三、作息倒退。
出牙、生病或大运动发展期(如学爬)可能导致反复,需耐心维持原有节奏,不要轻易改变习惯。
写在最后:
要想一致性是关键,全家统一执行作息规则,避免因家长妥协打乱节奏。
灵活调整,根据宝宝成长阶段(如并觉期)和个体需求微调时间表。
记录作息日志,连续记录3-5天的吃、睡、玩时间,更容易发现规律和问题。
今天就分享到这了,来自妈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