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职方地图大序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22 02:34:20

以下是《皇明职方地图大序》的白话翻译及注释:

白话翻译

他怀着济世的志向,却被上天过早地夺去生命,未能施展抱负。去世时贫困到无法殓葬,好友朱闻玄为他料理后事。

平素结交的燕赵奇士和侠义之士前来吊唁哭泣的有数千人之多。

这部著作名为《职方地图》,其编纂依据是《周礼·职方氏》中记载的管理天下地图的职责——辨别邦国、都邑、四夷(鄙夷蛮、戎狄)的人民分布,并以《禹贡》记载的高山大川为基准。因此开篇收录了《禹贡》和《周职方》两篇文献,接着是地图,最后附上职官表。

元代朱思本采用"计里画方"法绘制地图,山川描绘详尽,但郡县标注不准确。明代罗念庵先生在此基础上,更新为当代省府州县名称,增加卫所标注,注明历代郡县沿革,参考桂萼少保、李默太宰的图叙,补充许论的边图、郑若曾的海图,精简为二十四种制图方法,堪称精妙完备。但仍有不足:

1. 幅员广大:旧图仅标郡县名称,未绘山川险阻

2. 边防疏漏:边墙只绘内侧,未标外侧夷狄出没区域

3. 失地缺失:大宁、开平、兴和、东胜四边虽失,仍属明朝版图

4. 水系不全:黄河、漕河古今河道混淆,缺少禹贡河山图、江山图等

5. 内容过时:万历以前的旧图未反映本朝沿革变化

因此,我在七家地图基础上加以扩展:

- 天下大一统图2幅:总览全局

- 两直隶十三布政司图15幅:明确地方官守

- 新旧九边图7镇图15幅:强化边防

- 山川图4幅:考察地理形势

- 河漕海运图2幅、海防图1幅:梳理水道

- 太仆总辖图1幅:管理马政

- 附属图:朝鲜、朔漠、安南、西域、岛夷等周边地区

此外,各府图后附:

- 山川形胜志

- 物产贸易录

- 人物风俗表

- 祠宇宦迹记

- 边海要则

- 陵墓简录

军国大政的机要,非如此不足以完备。或许能成为当今圣上中兴帝业的佐助,也算是我效仿子张"书绅"(铭记于心)的微末心意吧。

注释

1. 职方氏:

- 出自《周礼》,掌天下地图与地理,辨别邦国、都鄙及四夷分布

- 职能包括制定贡赋、军事防御等

2. 禹贡:

- 《尚书》篇名,记载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的地理文献

- 中国最早系统地理著作,成为后世地理划分的基准

3. 计里画方:

- 古代地图绘制方法,按比例划分为方格,每格代表一定里程

- 朱思本《舆地图》首创此画法,影响明清地图制作

4. 卫所制度:

- 明代军事制度,在要害地区设卫所,士兵军户世袭

- 卫所兼具屯田和防御职能,是边疆治理的重要支撑

5. 九边:

- 明代北方九个军事重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

- 初期包括大宁、开平、兴和、东胜等边镇,后因战略收缩而内迁

6. 漕河海运:

- 漕河:京杭大运河,承担南粮北运

- 海运:元代曾大规模海运,明代因倭寇等原因逐渐废弛

7. 太仆寺:

- 掌管马政的中央机构,负责战马饲养、调配

- 太仆图显示马场分布、马匹数量等信息

8. 子张书绅:

- 出自《论语》,子张将孔子"言忠信,行笃敬"写在绅带上

- 比喻将重要原则铭记于心,此处指作者编纂地图的用心

地图编纂特点

1. 继承传统:以《禹贡》《职方》为基准,融合历代地理成果

2. 军事优先:重点标注山川险阻、边防要塞,强化国防功能

3. 实用导向:增加物产、马政等经济要素,服务国计民生

4. 与时俱进:更新万历以来的地理沿革,反映当代行政体系

5. 全球视野:除内地外,涵盖朝鲜、安南等周边地区,体现天下观

这部地图集不仅是明代地理知识的集大成者,更是一部具有战略价值的治国参考书,反映了作者"经世致用"的编纂思想。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