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丁红梅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元宵节那天,街上有灯会,广场上有猜灯谜活动,到处红彤彤一片,显得喜气又热闹。
儿子特意开车把他的初中班主任,68岁的宋老师,从乡下接到了城里,陪着他来到了广场猜谜语。
我与老伴也丢下所有事情,一左一右在他身边陪同。
每当老人猜出一个谜语,我们就拍手叫好,夸他宝刀不老,他的脸就洋溢出来自豪的笑,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
看着老人玩得开心满足,我们全家自然是高兴的。
对于宋老师,我与老伴充满了感激之情,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出手相助,就不可能有我儿子如今的光辉前程。
说起来这事,要追溯到二十年前。
2004年,我把十三岁的儿子送进了当地的华侨双语私立中学就读,然后去了老公打工的深圳,与他并肩作战。
本来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外面生活,虽然挣不到什么钱,好在一家人在一起。
儿子8岁上一年级时我只好回了老家,这一待就是六年。
中间老公生了一场病,花光了我们的所有积蓄,。
如今儿子长大了,上初一了,可以寄宿了,征得老公的同意,我才把他送去了寄宿学校。
我想快速的挣钱,快速的改变我家的经济面貌,省得公婆门缝里看人,认为我们一家三口一辈子不会有出息。
说起来这个华侨双语学校,在我们当地很有名。
虽然收费贵一点,但是教学质量不错,听说老师也负责。
儿子在里面我放心。
我也打听过了,学校两个星期放一次假,每次回家歇四天。
我嘱咐公婆,儿子放假在家,要带他去洗澡,弄点好吃的给他吃,多关心一下他。
公婆满口答应,我也就放心去了深圳与老公会合。
我认为这样的安排万无一失,可谁知,仅仅只过了两学期,出现了突发状况。
初二上学期的某一天,我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她哭嚎道:
红梅啊,你快回来吧,家祺把他爷爷打了,现在人跑的不知去向,我们找两天还没找到。
许家祺,我儿子的学名。
听到婆婆的电话,我大吃一惊,老公也是脸色一凛。
要知道,儿子一向乖巧懂事,怎么才过了一年就改性了?还以下犯上打他爷爷?
我认为婆婆是不是想诓我回家带孩子才撒的谎?老公也觉得有可能。
因为公公婆婆一向偏爱小儿子家,他们原本不肯帮着带家祺的,是我提出来一个月给五百元,他们才勉为其难答应。
看我不肯信,婆婆干脆把话筒递给了邻居郑嫂,郑嫂告诉我:
红梅啊,家祺真的跑了,我们帮着找也没找到,你们夫妻赶快回来吧。

02
郑嫂的话我们是信的,我立刻挂断电话,与老公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老家。
到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4点,婆婆一看到我们,就开始新一轮的哭嚎,说他们管不住我儿子了,让我赶紧回来。
公公则是铁青着脸道:
看看你们教育的什么孩子?孙子居然动拳头打爷爷,传出去还不笑掉人大牙。
你们赶紧给我出去找,把那小畜 生找到,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我没搭理公公,我知道里面肯定有原因,儿子性格那么好,不可能无缘无故打人,而且被揍的还是他的亲爷爷。
我不想跟他们费口舌,而是跟老公分头行动,满世界去找儿子。
我首先跟儿子的班主任宋老师通了一个电话,问他儿子在校表现,宋老师回答:
许家祺同学表现不错,团结同学学习上进,对老师也很有礼貌,就是这阵子精神状态不对,问他他也不肯说。
回答完了后,他突然问:
许家祺妈妈,是不是他出了什么事?
我无奈告知:
我已经从深圳回到家里,我婆婆告诉我说他动手打了他爷爷,人已经离家出走三天了。
宋老师听了一惊,赶忙道:
许家祺妈妈你别急,我先联系一下其他同学,他们肯定会知道一点消息。
还有,一旦找到他,不要急着批评他,要好好跟他聊,我想里面肯定会有什么误会,这孩子不是那样不懂事的人。
宋老师的话说到我心坎上了,知子莫如母,我出声道谢,然后挂断了电话。
宋老师是个热心人,他联系了班级里所有的同学询问我儿子的下落,有人告知,说我儿子跟着几个同学去了街上的网吧。
在众人的齐心合力下,我们终于把儿子找到。
当我们夫妻与宋老师出现在儿子面前,他吓得张口结舌,满眼的惊慌失措。
我看着儿子凌乱的头发消瘦的脸,以及一身的肮脏衣裤,忍不住上去一把抱住他哭了。
他开始还在我怀里挣扎,等过了一会儿,他也跟着我呜呜痛哭起来。

03
我们把儿子带回了家,我牢记宋老师的话,并没有责备他一句。
老公带着他去街上理了发洗了澡,我则是去菜场,买来他喜欢吃的排骨与黄鳝,做了一顿大餐给他吃。
正当我们一家三口准备吃饭时,门口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
原来是我公婆来了,后面还跟着小叔子两口子。
只见我公公满脸怒气进来,一看到我儿子立刻就扬起来巴掌要扇他,我上前一横身子挡住:
爸,有话说话,有问题解决问题,你怎么一上来就动手?
公公蛮横道:
说啥说?有什么可说的?今天我非要把这没有教养的小 畜 生打死不可!
看着他倚老卖老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我说:
我还没来得及问家祺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一向很乖,怎么会打自己的爷爷呢?爸,你能不能把事情经过说一说?
小叔子开口了:
大哥大嫂,你们这样护犊子可不行,无论是什么原因,孙子打爷爷总归是不对的,这种狗脾气不教训还得了,以后还不上天?
说着也要冲上来揪我儿子。
可怜的儿子吓得躲在了老公的身后瑟瑟发抖。
看他们一群人气势汹汹的样子,好脾气的老公实在忍不住了,他生气道:
今天谁敢打我儿子?我就跟他没完!
正僵持间,想不到宋老师带着两个学生走进了我家院门。
看到我们双方剑拔弩张,他赶忙阻止:
你们这是干什么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不好解决的?
儿子的班主任上门,我自然是热情相迎。
公婆与小叔子夫妻,一看有客人来,也不好再耍威风,只好打个招呼告辞出门。
儿子在我们的循循善诱下,还有他两个同学的补充说明下,我们这才弄明白事情经过。

04
原来,自从我去了深圳后,儿子的幸福生活一去不复返。
他每次回家,公婆几乎不管他,他自己洗澡,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吃。
有时候没米没菜,他就买一包方便面充饥。
这孩子懂事,从来不打电话诉苦,他知道,我们在外面挣钱不容易,不愿意让我们担忧。
我给儿子的零花钱,都是一次性汇给公婆,让他们每个星期给儿子二十元。
我也是多虑了,我害怕钱一下子给儿子,他会学着别的孩子去街上打游戏,或者花钱无节制。
结果,我那贪财的公婆,到手的钱却是舍不得给他。
进入了初二,公婆对他的零花钱更加苛刻。
而此时的儿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他在家里得不到温暖,逐渐的反感公婆与小叔子他们。
他变得放假时间也不肯回去,跟几个同学在街上消磨时光,慢慢的就晃去了网吧玩。
这样一来,他的成绩开始下降。
宋老师察觉出来他的变化,找他谈心,他死活不开口。
宋老师上门家访,公婆就大倒苦水,说他们不识字,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还说我儿子没规矩,不听他们话……。
我当时也接到过宋老师几次电话,但是因为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聊了几句也只好不了了之,我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上次学校要买校服,儿子回来问我公公要120元,公公骂他:
你是不是又想去街上打游戏?所以才撒谎要买校服的?
儿子气呼呼说:
我妈妈每个月都汇钱给你们,那是我的零花钱,凭什么不给我用?
你们别以为我不知道,上次小叔家盖猪圈,你们还给他3000块呢,那都是我爸妈挣的钱。
这句话可能踩到了公公的痛处,他勃然大怒,扬起巴掌就来打儿子。
谁知厨房外水泥地上背荫处都是青苔,他脚下一滑,重重跌倒在地。
儿子慌忙去扶他,他却揪住他乱打,儿子一生气把他重新推跌倒,他就大呼小叫儿子打他。
屋里的婆婆与小叔子听到,一起冲了出来抓住他,儿子吓坏了,用力挣脱他们的手,逃跑了。
这时,儿子的两个同学也作证:
许家祺身上经常没钱,买学习资料也买不起,都是借我们的用。
其中一个同学说:
他的鞋子袜子都是破的,去年冬天,他脚上生了冻疮,还是我回家央求我妈妈买了一双棉鞋给他穿的。
许家祺妈妈,你能不能不要出去打工了?你不在家,他真的好可怜。
听完了他们的话,我再也忍不住揪心的痛,一把抱住了站在边上默不作声的儿子,责怪他道:
家祺啊,这些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与你爸爸的呢?
儿子哽咽说:
我希望我们能住上楼房,我不想爷爷奶奶他们看不起我家。
只要我们有了楼房,他们就不会再欺负我们了。
看着这懂事的孩子,我自觉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忍不住眼里噙满了泪水。
这时,宋老师开口劝:
许家祺妈妈,我也建议你不要再出去了,孩子正在青春期,自尊心强,心思又敏感,正是需要人陪伴的时候,你不在他身边,他爷爷奶奶对他也不够关心,一旦孩子走入歧途,你后悔就晚了。
我今天带这两个孩子来你家的用意,你应该知道了吧?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与赞同。
宋老师又喊过来儿子语重心长说:
许家祺,你心疼理解你爸妈的不易,这证明你很懂事,可你要想想,他们挣钱是为了啥?还不是想你有出息啊?
你看你这阵子成绩下降,还爱跑去打游戏,你这么做,对得起你爸妈的付出吗?
这次关于打你爷爷事件,事实证明,他们冤枉了你,我们不怪你。
只要你问心无愧,只要你懂得人伦纲常,别人怎么样待你,都不要放在心上,大肚能容事,人生自安详。
明天就开学了,你好好收拾收拾自己的心情,把以前所有的一切翻篇,咱们重新开始,好吗?
儿子用力点头,下保证说:
爸爸,妈妈,宋老师,是我错了,以后我不会再这样了,你们看我的表现吧。
这次风波过后,我与老公一商量,双双从深圳回到了家,去镇上租下一个门面,起早贪黑做起了早点生意。
有了我们的陪伴,儿子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性格也开朗起来。
宋老师也对儿子分外关注,从初一到初三,他一直是儿子的班主任。
他总说我儿子天资聪慧,只要引导得当,以后肯定会考取一个不错的大学。
儿子考上本校的高中后,宋老师也时常与高中部老师交流,说我儿子如何如何听话,如何如何聪明,让他们对我儿子关心一点。
碰到这么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我儿子不优秀也难。
事实正如宋老师预料的,儿子高考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一个985大学。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备着重礼带着儿子去了宋老师家表示感谢。
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考取好大学,宋老师自然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之后的每一年,儿子只要一回家,都会去宋老师家拜望。
后来他退休回到了农村老家颐养天年,儿子也是不忘去恩师家走动。
今年的元宵节,儿子正好回家有事,听说广场上有猜灯谜活动,联想到宋老师最爱猜谜,儿子索性开车把他接来了县城,让他老人家乐呵一番。
看着儿子和宋老师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和谐画面,我内心百感交集。
一个在校的学生,而且正是青春期的学生,如果能碰到一位恪尽职守的好老师,那真是这孩子的福分。
而我的儿子,何其有幸,能遇到品行高尚的宋老师啊!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