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京州市光明区二把手孙连城,无疑是最有看点的人物之一,这位市辖区二把手,因为懒政不作为,最后被调去少年宫,真的是尴尬,那么为何达康书记这么不待见孙连城呢?
从孙连城自嘲“干了那么多年的副厅,仍然上不去”,可以推断京州是一个副省级城市,区长往往也兼任区委副书记,副市长兼光明区一把手的丁义珍出事后,脱逃海外,其实孙连城是有很大概率被扶正的,成为光明区的区委书记,可他却是一个难堪大用,不敢担责的人,所以达康书记特别不待见他。
诸如丁义珍留下的大风厂烂摊子,其实孙连城如果搞得好,获得陈老的认可,到时候在沙瑞金书记面前美言几句,孙连城完全可以高升,可他面对达康书记的政治任务,表现得十分抗拒,内心十分地不愿意,因为他也知道,这是一个烫手山芋,难度很大,可他偏偏不愿意迎难而上,这一点,显然是达康书记最不愿意看到的。
要知道,公安局长赵东来,那是可以替达康书记冲锋上前,排忧解难的,所以同为副厅级,孙连城远不如赵东来干得好。
其次,便是光明区信访办的问题,相比于大风厂的烂摊子,这个问题,难度系数要小得多,可孙连城照样办不好,更被沙瑞金书记点名批评,脸上无光的达康书记能不埋怨孙连城么?
而孙连城平时一副“不想升了就无所谓”的态度,每天掐掉上班的作风,更是激怒了达康书记,所以懒政干部培训班,达康书记才会如此针对孙连城,也从侧面可以推断,达康书记内心有多不待见这位下属。
懒政不作为,没有任何担当的干部,怎么能够获得上级赏识?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孙区长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其实也并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