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4 月 8 日,央视新闻传来喜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荣获“感动中国 2023 年度人物”荣誉。
他所研究的风洞,宛如地面上的“天空”,亦是飞行器的“摇篮”。
他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俞鸿儒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随父母迁至重庆,目睹了日军的轰炸,这一刻,科学救国的志向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1946 年,他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主修土木工程。
1951 年,俞鸿儒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此投身于流体力学研究。
与风洞的不解之缘,贯穿了俞鸿儒的科研生涯。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他参与了我国第一个超声速风洞的建设,负责设计和调试 JF-4 风洞。
1965 年,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我国第一个跨超声速风洞 JF-8,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80 年代,他更是在国内率先开展高超声速风洞研究,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崛起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俞鸿儒在风洞实验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他发展了柔壁喷管和柔壁驻室技术,创建了 JF-12 复现风洞等。
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卫星等飞行器的研制中。
其科研成就备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防科学技术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也有很大贡献。
俞鸿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探索未知。
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力学家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学生中不乏院士和国家级专家。
因其卓越成就,俞鸿儒于 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荣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防科学技术奖。
俞鸿儒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他的贡献卓越非凡。
他的科研精神和教育理念对我国科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现代风洞之父”。
俞鸿儒院士的一生,是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的研究成果为这一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的科研精神和教育理念亦为我国科学界和教育界树立了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