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零跑B10以10.98万-13.98万元的预售价引发行业震动。

据市场数据显示,其小订订单量迅速突破11万,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这款紧凑型SUV的核心竞争力在于:12.98万元版本搭载激光雷达、高通8650智驾芯片(等效200TOPS算力)及城市领航辅助功能,将高阶智能驾驶门槛首次拉低至15万元以内。
零跑B10的市场定位精准锁定年轻消费群体。数据显示,其用户画像中90后占比超过65%,主要为首次购车或增购家庭用户。这类群体对智能化配置敏感度高,但预算普遍集中在15万元以内。零跑通过"半价理想"的产品策略,以接近一半的价格提供类似尺寸空间与智能体验,成功填补了市场空白。
行业分析指出,零跑B10的爆火反映了新能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在经历早期技术验证与高端化竞争后,消费者需求正转向"普惠智能"。零跑B10通过"标配智能化+高配空间"的组合,实现了"科技平权"的市场诉求。

零跑B10智驾版搭载的高通SA8650芯片成为争议焦点。这款标注100TOPS稠密算力的芯片,通过稀疏化处理可实现等效200TOPS性能,其实际表现引发行业关注。
技术对比显示,该芯片在浮点运算效率上接近英伟达Orin-Y,且成本仅为后者的1/3。
零跑采用"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方案,配备1颗禾赛128线激光雷达与11个摄像头。其城市领航辅助系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训练,可实现复杂路口通行、自动变道等L2+功能。实测数据显示,在杭州等城市道路测试中,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8.7%,紧急制动响应时间控制在0.2秒内。
相较于同价位竞品,零跑B10的智驾系统在成本控制上展现创新。通过芯片架构优化与算法迭代,将传统需要250TOPS算力的城市领航功能压缩至100TOPS,这种"效能比"策略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供应链垂直整合:成本控制的底层逻辑零跑B10的定价策略依托其独特的供应链体系。通过自建电池PACK工厂、自研车灯系统、深度定制芯片等垂直整合手段,零跑将单车成本降低约15%-20%。以电池包为例,其钢制托盘方案比铝制方案成本减少60%,同时通过CTP(CelltoPack)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至72%。
核心电池供应商江苏正力新能的技术背景值得关注。该企业脱胎于丰田混动电池供应商,其磷酸铁锂电池在针刺测试中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零跑通过标准化电芯规格(173mm×50mm×100mm),实现不同供应商产品的互换性,形成采购端的议价优势。
零跑的"技术普惠"理念在供应链管理中尤为突出。通过自研控制器、车机系统等核心部件,将传统需外采的模块成本降低30%-40%。这种模式被行业称为"小比亚迪模式",即通过垂直整合实现技术可控与成本优化的平衡。

零跑B10的出现重塑了12万级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与传统竞品相比,其在智能化配置上形成代差:比亚迪元PLUS(12.98万元版)仅支持基础智驾,广汽传祺E9(14.98万元版)虽搭载激光雷达但价格高出2万元。这种"配置越级"策略使其在性价比维度形成绝对优势。
市场反馈显示,零跑B10用户决策过程呈现明显特征:62%的消费者将智能驾驶作为首要考量因素,其次是空间(58%)和续航(53%)。这种需求排序打破了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动力-品牌-配置"逻辑,标志着新能源消费进入"智能化主导"新阶段。
行业预测,零跑B10的成功将加速15万元以下市场的智能化普及。未来12-15万元价格带的新能源车型,标配城市领航辅助功能或将成为新趋势。这种技术下沉不仅推动行业整体进步,也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购车选择。

零跑B10的现象级表现,本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共振的结果。其通过垂直整合、技术创新与精准定位,成功开辟了"高性价比智能电车"新赛道。
随着后续B01、B05等车型的推出,零跑或将持续改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文本来源@百车全说的音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