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兵部尚书衔”,和正儿八经的兵部尚书有什么区别?

江湖夜雨十年灯 2025-04-15 21:18:38

其实大家都清楚,兵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衔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家这么来说,其实是没把一个大家显而易见的事实说出来。那就是,“兵部尚书衔”里的这个“兵部尚书”,本质上来说它就不是个职事官,是职事官阶官化的结果,它是个“寄禄官”。

总的来说就是,明代的职事官阶官化现象是非常明显的,从内阁开始一直到地方上,你能想到的都会出现。先不去说内阁、督抚们,哪怕是六部也一样,笔者在文中提到的这一段就很有意思: 比如《明宪宗实录》卷之七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丙辰条记载,“升国子监掌监事、礼部右侍郎丘浚为本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吏部右侍郎刘宣为本部左侍郎”。这里丘浚的阶官从礼部右侍郎变成了礼部尚书,但是他管的不是礼部的事情,而是国子监的事情;后一位刘宣也同样,他的阶官由吏部右侍郎变成吏部左侍郎,但不管吏部的事情,而是管詹事府的事情。

再比如,《明世宗实录》卷四百八十四嘉靖三十九年五月戊辰条记载,“升翰林院编修张居正为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事,吏部文选司郎中王臺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张居正的阶官从翰林院编修升为右春坊右中允,差遣则是管国子监司业事;王臺则阶官从文选司郎中升为太常寺少卿,差遣是提督四夷馆。再比如,《明神宗实录》卷一隆庆六年五月庚戌条,“又谕兵部及京营提督等官,发军守皇城各门如成化二十三年例,大学士高拱守吏部如故。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杨博仍管理兵部事”。

这里涉及到一个前置条件,即在明神宗即位的时候,高拱是大学士、掌吏部事,那么对于杨博来说,这里也很明确,他是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的阶官管理兵部事,可以这么说,杨博仅仅是阶官高一点的兵部尚书罢了。再比如,《明神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万历十四年十二月壬午条记载,“起原任吏部尚书严清以原官管兵部事”,由于当时的吏部尚书为杨巍,所以严清是以吏部尚书的阶官在掌管兵部。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职事官阶官化很明显,在大明,六部的官职很多都阶官化了。还有些带员外郎阶官干主事活的、带郎中阶官干员外郎活的,毕竟提工资、提待遇,不寒碜~~~~ 具体到督抚而言,职事官阶官化就更明显了。由于最早出现的巡抚,其由六部差出,所以最初的那一批巡抚都是带着这个侍郎、那个侍郎出去的。然而真正需要我们知道的是,纵向来看整个明代督抚的历史,巡抚也好、总督也好,同一地区的巡抚、前后任的职权有可能不一致,而核心就是他们拿到的“敕书”不同。比如《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一成化九年冬十月癸酉条记载: 起丁忧户部左侍郎原杰巡视江西。时江西盗贼蜂起,至杀死指挥等官。兵部请简命大臣巡抚其地,庶事有统纪而盗贼易灭。

上曰:“巡抚官不必添设,宜遣官抚治,事宁而还。”廷臣共举杰可任,遂起用之。赐之敕曰:“近闻江西南昌等府强贼生发,白昼行劫,肆无忌惮。守土官匿不以闻,恐奸民得计,日渐滋蔓,贻患非细。今特命尔驰驿巡视江西,提督都、布、按三司并所在军卫有司抚安良善,缉捕盗贼。尔至彼询察民隐,振举庶务,自三司佐贰官以下有隐匿贼情、违慢误事者听尔执治,老疾、贪酷、无为者量加退黜,事干方面正官具奏究治。

凡有益于军民者悉听便宜处置。其于捕盗尤须戒约应捕人员密切体访,设法掩捕,不许扰害平民。朕以尔熟知彼处地方事情,特兹简委。尔宜仰体朕意,务须抚治得宜,俾盗息民安,斯称委任。如或乖方误事,责有所归。” 这敕里面的内容,就是原杰的权限,超越权限的事情他是没法干的。 《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九十八嘉靖三十二年五月庚午条记载

1.南京兵科给事中贺泾奏:“上年海寇突犯浙东,未遭挫衄;今岁勾煽丑类,连艘内讧,以浙省防御渐密,乃泊守宝山,窥苏湖等郡。窃惟留都根本重地,海洋密迩,镇江、京口乃江淮 咽喉,瓜埠、仪真又漕运门户 今贼势披猖,防制疏略,万一黠寇匪茹,横掠而西,将致根本震动,运道艰阻,为害非浅鲜也。矧今西北疲于边烽,而疮痍未苏;中原困于饥馑,而萑符不靖。其财赋供亿所仰给者,唯东南数郡。

已尔复被寇燹,若此真可寒心。臣考嘉靖八年、十九等年,皆因海寇窃发,添设总兵官驻扎镇江,事平而罢。今请暂设此官+,俾整饬上下江洋、总制淮海、并辖苏松诸郡。庶事权归一,缓急有赖。”南京广西道御史汪克用亦以为言。兵部覆:“总兵官如议添设,令驻扎金山卫,节制将领,镇守沿海地方。调募+南北徐邳等处官民兵,以充战守。其操江都御史敕内未载海防,并当增易。”上命暂设副总兵一员提督海防,应用兵粮巡抚并操江官协议以闻,操江都御史敕书不必更换,余如所议已。

乃命分守福兴漳泉参将汤克宽充+海防副总兵、提督金山等处。 这里兵部曾经提到,“其操江都御史敕内未载海防,并当增易”,也就是说操江都御史的敕书内没有涉及到海防事务的内容,他严格来说没资格管理海防,所以兵部建议给操江都御史上上强度,也一起管管海防,减轻一下其他人的压力。但不过嘉靖帝没同意,“操江都御史敕书不必更换”,否决了兵部的部分提议。 《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九十九嘉靖三十二年六月辛卯条记载 经略边务侍郎杨博上言:“镇巡官专辖一方,军务皆其统理。

今蓟州总兵官成勋制内止称节制参将所统官军,巡抚吴嘉会敕内止节制分守守备等官,而副总兵游击未经开载,俱宜增入,以重事权。紫荆关马水口、沿河口、大龙门三处密迩畿甸,地广且冲,而马水口原设守备未奉敕书,何以展布,宜给敕责付本官行事。沿河口、大龙门二处各止立总管,亦难责成,宜改设把总。其莱树+庵口城垣既筑,尤宜添募官军,多置客兵防守。黄土岭关外连辽东铁厂诸堡,正当虏冲,兵马单弱,防御甚疏。大毛山提调既有长谷驻操营+统辖听调,已足防守,宜将黄土岭营官军仍听一片石提调管辖,庶为适均。又广昌县南直+紫荆、倒马二关,北接宣大二镇,诚为重地,而守备权轻,宜改设参将。官兵数少,仍宜将乡夫抽选,凑+足三千之数,听其统领防守,分据险要,方为得策。”兵部议覆,上悉允之。

杨博的意见就是,巡抚敕书内的管辖权限不够,人家不够用啊,要增加权限才行。 《明神宗实录》卷七十一万历六年四月丙子条记载 户部尚书殷正茂题:一曰:先是,徐州未设海防,而淮、扬、徐三府州县军卫皆辖于徐州。今既有兵备副使,凡扬州府并所属州县卫所已属专管,则徐州道不当复行兼摄,以免遥制之烦。至滁州卫屯田向来原属颍州兵备,今徐州兵备敕内仍复开载,不免重复,乞下部酌议,以一职掌。

殷正茂指出,滁州卫屯田事务属于颍州兵备道管辖范围,而徐州兵备道的敕书里也有,这不权限冲突了么,建议明确一下到底谁管。 所以这跟我们在单位里一样,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权和义务,没有了就管不了,冲突了就会有矛盾,显然敕书才是更关键的东西。

当然啦,看到胡宗宪这个带兵部尚书衔和北京本兵的兵部尚书,很奇怪到底谁是兵部尚书,事实上在历史上那个时间点(《大明王朝1566》毕竟是小说),大明朝有好几个兵部尚书,其中只有兵部尚书是兵部管事儿的,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带衔。 比如《明世宗实录》卷四百七十七嘉靖三十八年十月乙丑条记载 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兵部尚书杨博言:“虏首辛爱等纠合套虏,环驻边外,往来窥伺。今时当撤兵,恐虏得乘隙。议将延绥游击常龄一营官军更留一年,固原+游击叶兰、宁夏游击万国二营官军暂留防春。其余通行掣放,以恤久戍。”上允之,已,召博回部管事;复原任兵部尚书许论职,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代之。

然后你就发现,北京兵部尚书杨博、许论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而到了胡宗宪升级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时候(嘉靖三十九年五月前后),杨博在任上、许论在任上,还有一位兵部尚书,即戎政尚书王邦瑞,《明世宗实录》卷四百八十五嘉靖三十九年六月丙申条记载 起原任兵部尚书王邦瑞协理京营戎政。时戎政侍郎缺,吏部推刑部右侍郎傅颐等,复推户部左侍郎+石永等,皆不用,诏起邦瑞为之。

这时候,兵部尚书杨博,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许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浙直胡宗宪,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王邦瑞,四个兵部尚书。热闹得紧。 而后续的一条记载也证明了笔者的观点,不仅是兵部尚书好几个,其他的职事官阶官化也很明显,《明世宗实录》卷四百八十八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壬辰条记载: 玉熙宫工完,荫内官监太监袁亨、樊英、荣现各弟侄一人为锦衣卫百户,现仍赏银四十两、二表里。加工部尚书欧阳必进少保。升提督大工尚书雷礼(也是工部尚书)俸一级,仍同左右侍郎卢勋、张舜臣各赏银三十两、二表里。

6 阅读:6076
评论列表
  • 仲达 17
    2025-04-16 12:24

    封疆大吏,有要掌兵的就加兵部衔,总督加尚书,巡抚加侍郎。有要纠风的就加御史衔,有要掌税收民政的就加户部衔。这些人一般同各部堂倌级别差不多,没有这些衔,就要向平级或者下级请示汇报。胡宗宪江南六省总督,有王命旗牌,要调兵还要跑北京兵部?那不乱套了!

  • 2025-04-17 00:23

    个人职级和岗位职级

  • 2025-04-16 12:57

    领衔只是吃俸禄,但是不会给你实权,就跟后来三公都是虚职,只有荣誉没有权力

    上官天月 回复: 没有名字的用户
    除了直隶,外面的督抚想直接入阁比较难
    没有名字的用户 回复:
    领衔是要进内阁,内阁都是低品官员,一群五品官员管二品,三品官员,很难让人服气的所以朱高炽搞了领衔
  • 2025-04-16 19:20

    这是承宋制!比如包拯掌开封府时,官衔为刑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事,这里的阶官刑部郎中,天知道当时有多少个?

    孤独dengsi555 回复:
    吏部有名册的,就是数起来要费点子力气[笑着哭]
  • 2025-04-18 16:10

    应为很多命令要经过兵部,在文官带兵不加兵部衔,就没权利直接下命令各地军队和地方

  • 2025-04-17 18:58

    这就官场权力争斗、只要头信任什么三、五品都能转转悠悠、让你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 zues 3
    2025-04-19 12:42

    这就是文官节制武将的套路,重文轻武贬低武将的身份地位,总督的权限很大,但不懂军事,武将在作战,总督在后面监视一切,粮草、后勤、器械也被其牢牢控制,彻底杜绝了武将作乱的可能,除非是皇帝钦命的大将军,否则谁敢和总督叫板,那就是找死,一个小报告,皇帝就能弄死你。

  • 2025-04-17 07:23

    就现在的,享受某级待遇一个意思

  • 2025-04-18 09:14

    给个高级别,没有实际权力

  • 2025-04-20 12:24

    和现在的职称职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