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名单已经正式公示,湖北共有3个项目最终成功入选,分别是:
武汉港武湖港区“协调联动、智慧运营、枢纽集聚、网络辐射”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牵头企业: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
荆州依托“双十字”通道 服务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铁水
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企业:荆州港务集团公司
鄂州花湖机场(专业性货运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牵头企业: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根据创建规则,每批次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每个省推荐的项目不超过3个。在前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中,湖北已有武汉阳逻港、黄石新港、鄂州三江港、宜昌白洋港、武汉金融控股集团等5个项目申报成功,数量居全国第一。
这次第四批又有3个项目成功入选,这代表湖北在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中的数量继续高居榜首。这既是国家对湖北开展多式联运成绩的认可,也是湖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所决定的。
7月初,第四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实地审核专家组在荆州调研
湖北第四批推荐5项目,宜昌枝城港与襄阳港最终落选
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国家级金字招牌,含金量十足,不仅仅体现在荣誉上,在建设过程中,国家还会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资金,省级也会相应的补贴。在2020年公布的湖北疫后重振交通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中,多式联运就拟申请13亿元中央补助和5344万元省级补助。
加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沿江各地方政府创建申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热情一直很高。
2021年,国家启动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申请后,经过省级初审,湖北当时是向国家推荐了5个项目。除了本次申请成功的3个,还有2个项目最终落选,分别是:
1)襄阳服务支柱产业,辐射“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开放发展铁水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2)宜昌枝城港建设中部陆海新通道铁水公联运示范工程。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有点意外。大家都知道,在湖北发展中,武汉是首位的,其次就是身为“两副”的襄阳和宜昌。近年来,无论是交通建设规划还是重大项目布局,“两副”的优先级都是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地市的,这次为什么荆州港和鄂州花湖机场可以脱颖而出呢?
首先,湖北对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布局在今年6月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将宜昌全国交通枢纽变更为了“宜荆荆”,荆州也纳入了全国枢纽的范围。同时,鄂州也成为了武鄂黄黄国际性交通枢纽的一部分,比重更大了。
其次,从湖北多式联运的开展现状来看,荆州拥有浩吉铁路和荆沙铁路-焦柳铁路在长江黄金水道“双十字”交叉的独特优势,2022年1-8月港口吞吐量大涨62.6%,不仅超过黄石港成为湖北第三大港,而且还创建了“海江铁一票直达”的多式联运品牌效应。同时,鄂州花湖机场已经投运,高标准建设的专业性货运枢纽即将形成。
相对比来说,襄阳港受制于汉江航运限制,不仅短期内不能形成规模,今年以来的运营数据也少得可怜。至于宜昌枝城港,曾经也是长江中游十分重要的铁水联运港,但目前的定位应该略显尴尬,不仅没有了煤炭转运枢纽港地位,申报的中部陆海新通道也并未列入国家规划。所以宜昌枝城港很早便提前出局,并未进入7月份的实地考察阶段。
从上述情况看,荆州港与鄂州花湖机场成功入选就不足为怪了。对于荆州来说,这是继获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荣誉。9月荆州获得商务部公布的投资热点城市,这一次入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势必更凸显交通区位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原创声明:该文章由本平台签约作者:江汉九十埠原创;谈楚论荆州审核修改。如果大家对本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荆州总有国家看中支持,复兴吾大荆州指日可待[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荆州还是没有找准定位,必须老实建立中国农谷,做好农产品加工业。
在地理位置上,荆州就优于襄阳和宜昌。是省搞了两个付省级城市,就把荆州弱化!
哪个都不看好,首先没有武汉的教育资源,及其辐射的一系列发展,其次没有武汉的交通枢纽。[汗]
总喜欢一天一个提法,好像这就是发展,谁想知道过几天又是什么提法?等着吧,标新立异后面有的是。[笑着哭]
选中就选中吧,非要挤兑一下宜昌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