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智能辅助驾驶上“保险”,有开创意义、但仍需改进

三易生活 2025-04-29 20:37:58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整个车圈而言,“智能辅助驾驶”这个曾经的大热卖点,最近这段时间显得有些尴尬。

一方面,诸多相关报道都显示,在来自各方的压力下,几乎所有车企都在有意收缩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宣传力度。比如不再将其称之为“自动驾驶”或“高阶智驾”,比如“主动”删减宣传片和发布会中的篇幅,又比如在社交媒体“整治”一些夸大智能辅助驾驶效果的营销内容等等。

但另一方面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智能辅助驾驶”的降温虽然客观上有助于解决当前的争议,但并不利于技术的继续进步。于是站在相关企业的角度而言,自然也就有了为智能辅助驾驶“重新注入信心”的动机。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在前段时间的2025上海车展期间,我们三易生活已经在相关内容中,为大家介绍过高通、联发科、英特尔最新的智能座舱或是舱驾一体平台,其算力相比现款普遍带来了数倍程度的“性能膨胀”。相关技术资料显示,它们在定位上已经瞄准了未来的L4级智能辅助驾驶,距离理论上的L5级“无人驾驶”仅一步之遥。

当然,上述的这些下一代智驾平台,最快也得到明年或更晚才能初见成效。那么对于如今的车市来说,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在合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呢?近日,小鹏汽车方面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算是从另一个角度给整个行业“打了个样”。

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保险

根据小鹏汽车方面的说法,“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针对的是驾驶人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在符合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其会给予服务购买者“一定额度”的经济补偿。此外在他们的宣传材料中强调,“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具备覆盖行车以及泊车场景、可应对“NGP退出5秒内事故”、品牌全系车型可享,以及“赔付不限次数”等特点。

不过我们注意到,是在这份官方宣发资料里,小鹏汽车也提到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覆盖5家头部保险公司。这似乎直接表明,它与其说是一种“保障服务”,不如说更像是车企为自家车型推出、专为智驾相关交通事故而设计的补充险种。

更重要的是,在更加详细的官方资料中表明,“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实际上是有一些条件限制的。比如车辆性质不能是营运用车,车主必须要先在小鹏汽车官方渠道购买交强险+商业险,且三者险保额大于等于100万元,然后在商业险出单后72小时内才能购买该“服务”。

不仅如此,从性质上来说,“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也依附于车主之前购买的交强险和商业险。比如,针对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场合,这一服务实际上“补偿”的是本车应承担的赔偿金额,扣除掉车险、驾意险已赔付的部分之后,“剩余”的那一部分。而针对车辆本身的损失,“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也有着车损低于1万元补偿800元、车损大于1万元则按照车损10%补偿的限制。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实际能够给车主带来的赔偿额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但多少能够多赔点,也还是能挽回一点损失?如果这么想,只能说可能还是弄清这项服务的条款细则。

细节条款不少,限制条件之多令人咋舌

首先,作为“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它所覆盖的事故场景仅限于“智能辅助驾驶”相关的那一部分。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是正常驾驶车辆、没有打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然后发生了事故,那么这个服务便无法进行赔付。

其次,即便车主打开“智能辅助驾驶”,然后辅助驾驶出了差错,并发生了伤亡事故,但这一服务还有个前置生效条件,那就是交强险和商业险必须要先行赔付,然后其才能作为最后的补充。换句话说,如果车险本身出现了拒赔的情况,那么这个服务也无法作为补充。

这样一来,就又会衍生出多个问题。一方面,“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的购买条件,是需要车主在小鹏汽车官方先购买全额车损险和大于等于100万元保额的第三者责任险。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它发挥“补充作用”,那么本身责任所造成的损害,首先就得大于100万元才行。

在看到这一条的时候,我们三易生活的几位老司机都感叹,“这得是撞了啥豪车、或者是多大的事故,才能让100万的三者险都不够赔啊”。

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因为“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必须要车主在发生事故时使用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且本身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且车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已经确认可以赔偿、但仍不足以覆盖赔偿总金额的情况下,才能最终作为“补充手段”生效。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车主是否真的从小鹏这边拿到了这一“补充金额”,都意味着车辆在商业险保险公司处一定已经发生了赔付记录,所以必然会导致后期的保费上涨。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的朋友开始觉得,想要拿到这笔“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的赔付,岂不是非得故意开着辅助驾驶功能上街撞豪车才有可能?根据我们三易生活从小鹏汽车方面获得的信息显示,针对“不合理的操作导致的事故”,实际上“安心服务”还存在着相应的免责条款。但有意思的是,这部分我们至少在目前官方公开的宣传资料里,并没有看到有所提及。

“安心服务”暂时还不够安心,但确实开了个好头

看到这里,想必已经有不少朋友会觉得这“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岂不是实际上极难拿到赔付,算是花冤枉钱?

倒也不尽然。因为从本身的条款细则上来说,小鹏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至少还是有两点积极意义。其一,是它确立了“5秒缓冲时间”的概念。比如假设开启智能辅助驾驶,结果这个功能出了错,车辆在即将发生事故之前的最后一刻由人工接管,导致了辅助驾驶功能断开。那么根据小鹏汽车方面的说法,只要事故发生的时间与辅助驾驶功能退出的时间差没有超过5秒,则“安心服务”依然可能有效。

换句话说,它其实就确立了一个可供参考、关于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责任认定的时间标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推翻了当前很多人担心,辅助驾驶功能在事故前几秒钟断开,最后被认定为(智能辅助驾驶)与事故责任无关的这样一种“行业惯例”。

至于第二点,自然便是我们在本文开头已经提及,小鹏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多少可以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所起到的“促进信心”这一意义了。

事实上,根据我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已经有更多车企开始在考虑推出类似、专门针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开启后导致事故的“补偿服务”了。只能说事本身确实是好事,希望在后期的具体实施细则上,能够真正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信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5

三易生活

简介:专注IT,最快最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