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要做3A游戏,希望不是下个《大圣归来》

三易生活 2025-04-28 20:29:22

继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取得现象级成功之后,“国产3A”这个长期以来被国内游戏行业束之高阁的概念,再一次回到了聚光灯下。一时间不仅仅是各路游戏厂商摩拳擦掌,甚至“圈外人”也在跃跃欲试。

近日有消息显示,《哪吒2》的出品方光线传媒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正在组建游戏公司,将主要制作3A游戏,并计划用三年时间推出第一款作品。关于为什么要做3A游戏,光线传媒方面也进行了解释,据悉在《哪吒2》上映前,他们就已提前着手规划、开发潮玩、手办、卡牌、出版物等多元衍生品,并筹划海外发行,致力于进一步挖掘IP的价值、拓宽盈利渠道,构建完整的全产业链变现模式。

显然,光线传媒是试图将游戏作为挖掘IP价值的一部分,这其实也是影视行业的传统。相信不少朋友都对“影游联动”不会陌生,在七八年前,泛娱乐领域就曾掀起一股IP改编热潮,一旦某部剧集爆红,制片商就会与游戏开发商合作推出同名手游,比如曾经狂揽数十亿流水的《花千骨手游》。

除了手游之外,单机游戏领域也曾诞生过《霍格沃茨之遗》、《X战警前传:金刚狼》、《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等备受好评的作品。再加上《黑神话:悟空》去年卖出2800万份的成绩,也证明了国产单机大作受众群体的购买力。所以将《哪吒》这个IP改编成3A游戏,就是光线传媒要做3A游戏的初心。

除了有想法,光线传媒其实也有能力做一款3A游戏。根据该公司不久前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6亿元、同比增长374.79%。已经成为影史票房第五的《哪吒2》,显然已经让光线传媒赚得盆满钵满。

同样是影视公司,当年如日中天的华谊兄弟选择进军房地产、做华谊电影小镇,所以现在炙手可热的光线传媒选择做3A游戏,也就不是不能理解了。只不过有物质基础、有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这件事情就一定能成。

做电影的光线传媒要做3A游戏,看到这条消息,游戏玩家的态度显然会与影迷截然不同。玩家普通不太看好光线传媒,并认为他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实也不怪游戏玩家会泼冷水,实在是因为他们看得多了。

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想要在游戏行业掘金的公司可谓是数不胜数,但真正成功的例子却寥寥无几。除了索尼、腾讯算得上一蹴而就以外,从迪士尼到亚马逊、从字节跳动到谷歌,游戏行业已经让一大批闻名遐迩的大厂折戟沉沙。毕竟论资本之雄厚、团队之豪华、决心之坚定,光线传媒与字节跳动、亚马逊、谷歌、迪士尼等公司就没啥可比性了。

为什么“圈外人”做不好游戏呢?其实纵观各路传媒巨头、互联网大厂,他们做游戏的思路几乎如出一辙,都是“高举高打”,高投入、战略重视、汇集顶级人才往往是这些公司进入游戏行业的标配,走的是“大力出奇迹”这条路线。然而遗憾的是,游戏作为创意产业,优质内容的产出至今还具备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便育碧、EA等游戏业界的大厂,“翻车”也屡见不鲜。

游戏研发是一个既需创意、又要执行力的工作,出色的团队和雄厚的资金仅仅只是游戏诞生的基础。此前被谷歌解散的第一方游戏工作室SG&E负责人,也就是《刺客信条》制作人Jade Raymond在加入索尼互动娱乐后,曾留下“索尼深刻理解游戏的创作过程”这样的评价,也就是暗示谷歌不懂游戏。

事实上,外行“不懂”游戏很正常,但他们又偏偏喜欢挑战高难度的“自研”,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谷歌、亚马逊、字节跳动的游戏业务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那就是挖角游戏圈老炮组成的开发团队。虽然挖角业界大佬做产品不是问题,但要是叠加公司高层期待游戏业务成功的态度,很容易就会让这帮老油条有“不能犯错”的心态。

然而游戏行业是不可能“不犯错”的,因为不犯错就意味着需要紧跟市场潮流,同时也就代表着平庸,例如亚马逊的《熔炉》就是研发即落后的一款失败作品。尽管自研游戏的营利能力确实近乎于无上限,但同样也没有下限,亚马逊耕耘多年才有了一部昙花一现的《新世界》。

同样做文化创意产业的迪士尼,在游戏圈前前后后交了数十亿美元的学费后,已经于2016年宣布不会再制作自己的视频游戏了,而是转向专注于IP授权。相比电影、电视剧是视听艺术,游戏则不仅仅有视听元素,还更注重交互,这也就意味着故事得为游玩让路,即便强如迪士尼、华纳等传媒巨头,在做游戏时也很难在游戏性与故事性中做好平衡。

当然,对于国内的玩家来说,动画电影IP改编游戏算得上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哪吒》之前,国产动画电影的代表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者曾在2017年的ChinaJoy上作为索尼中国之星计划的一员与玩家见面。彼时,索尼电脑娱乐亚洲总裁织田博之是这样形容《大圣归来》的,“这款动作冒险游戏将融入东方的美学和适合东方人的故事。”

毫不客气地说,国内玩家当年对《大圣归来》抱有与《黑神话:悟空》同等的期待,结果前者并没有回报这样的期待。“圈钱神作,最烂,没有之一”,这条点赞最多的Steam评论就忠实反映了何为‌“爱之深责之切”‌。

当年《大圣归来》就是三年研发,现在光线传媒也要三年做出一款3A游戏,又如何能不让玩家PTSD。要知道即便是脱胎于腾讯《悟空传》班底的游戏科学,开发《黑神话:悟空》也用了六年半的时间,而且在《黑神话:悟空》之前,他们还做了RPG卡牌手游《百将行》和策略游戏《战争艺术:赤潮》。

尽管版权方要趁热打铁,可3A游戏开发却只能慢工出细活,所以一众玩家又怎会有看好《哪吒》这个IP 3A大作的道理。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5-04-29 01:11

    毫无经验就上手3A,3年内出,崩的概率99%

三易生活

简介:专注IT,最快最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