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野战军18军军长,建国后被授中将,说:只有战场才是我的归宿

雅可谈过去 2025-04-08 14:53:54

1950年1月,当解放西藏的军令传到驻守川南的十八军驻地时,时任军长的张国华正在给发烧的女儿喂药。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放下药碗,转身带领五万将士挺进雪域高原。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西藏的历史进程,更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群峰间镌刻下一位共产党员的忠诚印记。

张国华将军为解放西藏作出了突出贡献,后来更是成为保卫西藏边防的英雄战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张国华将军的故事。

1914年12月,张国华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寒,张国华读了几年私塾就被迫回家务农,当时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之下,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正是童年的这些悲惨遭遇造就了张国华坚强的意志和体魄,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

1929年3月,年仅15岁的张国华怀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告别家庭,踏上了井冈山,加入王佐、袁文才的部队,后来该部队成为朱德和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一部分。

张国华作战英勇,连续三次受伤,每次都是还未痊愈就投入新的战斗,这让他赢得了组织的信赖,于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反“围剿”斗争中,表现出色的张国华获得三等红星奖章的荣誉,时任红一军团团总支书的他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的征程。

长征路上,张国华率领部队成为开路的急先锋,先后参加了包座战役、突破腊子口等多次战斗,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洗礼,张国华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随后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磨炼,张国华成为我军一名非常出色的将领。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整编,豫皖苏军区部队和其他部队合编,组建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任命张国华为军长,谭冠三为政委,下辖3个师共2.9万余人。

接下来的一年里,张国华率领第十八军参加了渡江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进军大西南和成都战役等,成都战役获胜后驻军在川南,担任川南人民行政公署主任。

正在此时,张国华突然接到紧急命令,前往重庆接到刘邓两位首长的指令,率军进入西藏并解放西藏,刘伯承强调指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张国华和谭冠三当即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1950年3月,在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上,张国华带领全军指战员庄严宣誓: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张国华没有辜负党中央的嘱托,先是发为接下来的动昌都战役并取得胜利,打开了进藏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5年,张国华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开国中将。

1962年,当西藏平叛斗争和民主改革运动取得节节胜利之时,印度军队却在中印边境不断集结,并制造事端,进行挑衅,蚕食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进行自卫反击,张国华再次挂帅,抱病亲临前线,指挥了这场战役。

张国华本着“慎重初战,初战必胜;不打则已,打就打疼打好”的原则,制定了“对印军左右两翼实施同时出击,全歼印军第七旅”的大胆作战计划,受到毛主席的大力支持,主席说:

“他是前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

作战期间,张国华住在阴暗潮湿的地堡里,不断感冒发烧,但他依旧和参谋人员一起守在作战室,分析战情,甚至吸着氧气指挥战斗,经过一个月的反击作战,张国华直接指挥部队歼敌7000余人,保卫了国家领土。

1963年2月,张国华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向毛主席汇报了中印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毛主席听了非常高兴,说:

“这次是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

由于长期在高原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张国华积劳成疾,1972年2月20日,张国华在主持召开会议时猝然发病,倒在会场,第二天与世长辞,年仅58岁,张国华生前曾说:“我不愿躺在床上呻吟,只有战场才是我的归宿。”

这是对张国华戎马一生最好的注解和诠释。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