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悔莫及!他们的故事发人深省……

润心在巴渝 2024-07-17 02:20:48

他们,曾经贪图一时之快与毒魔共舞,直至坠入深渊方追悔莫及。6月25日,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听听3名戒毒人员讲述他们的故事,体会毒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感悟戒毒人员在经过科学戒毒矫治后,对美好生活的重新定义。

民警组织戒毒人员开展课堂化教学

邓黎明:一步错,步步错

42岁的邓黎明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十年前因为一段不伦之恋,抛妻弃子来到重庆生活。从此他的命运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向着与他期待的生活背道而驰,怎么也刹不住车。

邓黎明是一名卡车驾驶员,在天水当地原本有着很不错的生活,妻子在家经营着超市和饭馆,自己跑长途运输。偶然的机会,邓黎明结识了跟随父母在天水做水产生意的重庆女子小慧。在跟小慧到四川简阳进货的过程中,邓黎明被年轻漂亮又能说会道的小慧吸引,一来二去,两人产生了感情。然而纸包不住火,邓黎明婚内出轨被妻子发现。小慧提议让邓黎明跟她回重庆一起生活。那个时候,邓黎明已背着家人沾染上毒品,小慧的提议正合他意。和小慧到重庆后,两人在龙头港租房同居。离开了原生家庭的管束,邓黎明开始肆无忌惮地吸起了毒,同时还沉迷于网络赌博,不仅很快将所带积蓄挥霍一空,还低价变卖了自己名下的卡车。

为填补网络赌博和吸食毒品的巨大亏空,2017年,邓黎明回到甘肃老家,和妻子协议离了婚,分得了老家的房屋拆迁和征地补偿款,返回重庆继续挥霍。

2018年6月,邓黎明因为在出租屋吸食冰毒被公安机关查获,送到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戒毒期满后,邓黎明并未悔改,很快开始了复吸。这期间,小慧因多次劝他戒毒无果,也毅然选择离开了他。

2023年5月,邓黎明因吸食、贩卖毒品再次被公安机关查获,被法院判处1年有期徒刑。2024年5月,服刑期满后,他再次被公安机关送到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剩余1年强制隔离戒毒期限。

“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妻子和两个孩子。”一步错,步步错,失去了所有,邓黎明悔不当初。在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谈话室,邓黎明深埋着头,良久憋出一句:“我的天水麦积老家,已经回不去了,我没有那个脸呀!”

民警对重点人员开展心理辅导

赵福龙:哥哥逼我戒毒

赵福龙是此次接受采访最年轻的一位戒毒人员,今年36岁,重庆市潼南区人。因为是第一次进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很多“规矩”都不懂,比如接受民警谈话需要打报告词,简单的几句话,他就是记不住,总是说错。

赵福龙的父母亲长期在广州打工,哥哥在潼南城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2005年,初中毕业的赵福龙到重庆主城打工,认识了17岁女孩小英。2007年,还不到法定婚龄的两个年轻人有了爱的结晶。在亲友的见证下,两人回老家举办了婚礼。之后,两人南下广州,在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姑妈帮助下,两人做起了外贸服装,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还在潼南城里买了商品房。

2019年末,两人回潼南过年,因新冠疫情滞留在城内。期间赵福龙认识了几个朋友,合伙在潼南城开了一家清吧。为了让生意红火,清吧暗地里提供吸毒、网络赌博等不法经营,而赵福龙自己也深陷其中。

很快,清吧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夫妻二人经营服装生意的所有积蓄搭了进去。被家人知道自己沾染吸毒恶习后,面对妻子的苦苦哀求、哥哥的厉声指责和母亲的暗自垂泪,赵福龙声泪俱下跪地表示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可以自己戒掉毒品。

2020年的某一天,正在毒友家中聚众吸毒的赵福龙接到妻子的电话,让他去幼儿园接一下放学的小女儿。赵福龙极不情愿地出了门。当他接了孩子回到毒友家小区,远远地看到楼下停着数辆警车,刚才一起吸毒的毒友正被警察一个个带上警车。赵福龙惊出了一身冷汗,暗暗庆幸妻子的电话让自己逃过一劫。

饶是如此,赵福龙也没能自我戒掉毒瘾,直到后来把自己城里的房子也“吸”掉。愤怒的哥哥拽着赵福龙要他去派出所自首。赵福龙哀求哥哥:“自首的话,民警会把我送去戒毒所进行两年强制隔离戒毒。”哥哥告诉他:“那你就进去坐两年,这两年你的家我给你养!”

2021年4月,赵福龙被公安机关处以拘留12天后,转为社区戒毒。社区戒毒期间,赵福龙在家人的看护下,遵守规定,按期报到,自觉接受吸毒检测,表现尚好。为谋生计,他还到南岸区送起了外卖。

转眼间到了2024年,就在赵福龙自己和亲人们都以为他已经戒掉了毒瘾之时,赵福龙接受了一个做鱼苗生意的朋友邀约,向哥哥借了1万元准备入股他的鱼苗网店。4月15日,赵福龙从南岸区回到潼南和朋友庆祝鱼苗网店开张。当晚,一桌人酒足饭饱后,一个朋友提议拿点“东西”醒酒。4月16日凌晨,赵福龙从家中被公安机关带走,经尿液检测呈冰毒阳性。

“我把哥哥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我甚至一度因心生怨恨而删掉过我哥哥的微信和手机号码,到现在我才明白哥哥是真心为我好。”在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谈话室,赵福龙对毒品终于有了深刻认识:“民警安排我打亲情电话,六岁的小女儿说很想我。”讲到一双女儿,赵福龙哽咽起来。大女儿现在读高二,正是学习压力重、容不得半点松懈的时候;小女儿今年9月就该上小学了,目前还没落实就读学校。家里的事情全都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两个女儿也不知道自己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的事情。赵福龙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到对家庭的亏欠,而最让他迷茫的,是不知道今后自己将以何种面目面对小女儿那双清澈的眼睛。民警告诉赵福龙,远离毒友、损友,是戒毒成功的关键之一。

民警组织戒毒人员跳康复健身操

李成宪:我拿什么尽孝

李成宪,今年38岁,重庆市綦江区人。不善表达的李成宪,在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民警刘家全眼中,是有着知恩图报好心肠的人。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并分别重新组建了家庭。从小缺少父母之爱的李成宪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成年后,爷爷奶奶先后去世。他到杭州打工,认识了同在杭州打工的重庆女孩汪小珊。2011年二人结婚后生下一子,带回老家交给岳父母照看,直至二老后来因故相继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李成宪毅然承担起赡养两位老人的责任。

2014年,在杭州的李成宪汪小珊夫妻二人双双沾染上毒品,吸光积蓄后发展到以贩养吸。2015年,汪小珊贩卖毒品时被公安机关现场抓获,后获刑15年,被送到浙江省女子监狱服刑。

妻子被抓后,李成宪返回重庆,在岳父岳母家一起生活。通过朋友牵线搭桥,他做起了二手房买卖,渐渐地经营有了起色。岳父开出租车,岳母身患心肌炎、胰腺炎和冠心病等多种疾病,除去医保报账,每个月还需自行承担2400元以上的开支,另外安装的心脏起搏器也需要定期维护。

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开出租车的岳父在一次出车过程中突发脑梗,经全力治疗,仍落下了脑瘫的终生残疾。岳父因不到60岁,单位购买的职业保险金还不能领取。两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的开支和两位老人的看护全落在了李成宪一人头上。在街道社区的帮扶下,二老办理了低保,日子虽然艰难,但尚且能过。

今年3月的一次“偷嘴”行为,成了他这一辈子最悔之痛。多年没再吸毒的李成宪,在办成一桩二手房业务后,经不住几个老毒友的软磨硬泡进了KTV……后被人举报,他尿检呈冰毒阳性,被送到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我进来后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岳父岳母和儿子,他们该怎么生活呀?”在戒毒所一大队谈话室,有些木讷的李成宪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助。

目前,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民警在了解到李成宪的家庭实际困难后,正协助其向户籍所在地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寻求帮助。 (文中戒毒人员及亲属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同时还是病人。每一个吸毒人员都有自己不同的吸毒经历,但归结起来给国家、社会、家庭和自身带来的都是相同的伤害。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我国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只有全球协作、全民携手,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共筑禁毒长城,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生活才会更美好、人民才会更健康! (周铁军 徐华东/文图)

0 阅读:0

润心在巴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