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亲美总统亲信被废,哈梅内伊棋高一招,内贾德或将重出江湖

瑞瑶侃 2025-03-07 16:34:54

伊朗议会以压倒性票数罢免经济部长赫马提,拉开了一场高层政治洗牌的序幕。这场看似针对经济治理的问责,实则为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改革派总统佩泽希齐扬的精准制衡。随着副总统扎里夫黯然辞职,伊朗政治天平再次向保守派倾斜,前总统内贾德或借势重返权力中心。

赫马提的免职直接导火索是伊朗里亚尔汇率暴跌至1美元兑60万里亚尔的历史低点,通胀率突破50%。尽管经济顽疾积重难返,但此次弹劾的政治意图明显——赫马提作为总统核心幕僚,其推动的金融自由化改革触及保守派利益。议会182票的压倒性结果,折射出哈梅内伊对改革派路线的否定。

佩泽希齐扬上任后力推缓和与西方关系,试图通过松动外汇管制吸引外资。然而最高领袖办公室的文件显示,革命卫队下属企业控制着伊朗60%的进口贸易,任何市场化改革都触动其既得利益。扎里夫的辞职更具象征意义:这位核协议设计师的离场,标志着务实外交路线在保守派压力下难以为继。

内贾德的政治复出信号日益明显。这位以反美著称的前总统近期频繁现身宗教圣城库姆,与革命卫队高层共同出席烈士纪念活动。其社交媒体账号活跃度激增,针对民生问题的尖锐批评获得数百万点赞。分析人士指出,内贾德正借助基层不满重建影响力,其"反贪腐、反霸权"的民粹主义话语体系在失业率达12%的当下极具煽动力。

哈梅内伊的棋局不止于国内。在也门胡塞武装持续袭扰红海航道、俄伊军事合作深化的背景下,最高领袖需要强硬派掌控局面。佩泽希齐扬试图恢复与沙特对话、放缓铀浓缩进度的举措,被认为可能削弱伊朗的地区威慑力。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卡尼近期突访黎巴嫩,彰显军方对外交政策的直接介入。

伊朗独特的"双头政治"传统再次显现威力。2005年内贾德逆袭拉夫桑贾尼、2013年鲁哈尼上台又失势的剧本似乎重演。当前改革派的困境印证了哈梅内伊的判断:在制裁未解、地区对抗加剧的形势下,任何对西方妥协都将动摇政权根基。随着议会选举临近,保守派正推动《反渗透法》立法,进一步压缩改革派的生存空间。

这场政治地震的余波或将重塑中东格局。当德黑兰大学讲堂里的扎里夫讲授外交理论时,革命卫队的导弹工厂正在全速运转。伊朗的抉择,始终在封闭自强与开放破局之间艰难摇摆。

0 阅读: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