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年,魏国被秦国揍得鼻青脸肿,信陵君魏无忌却站出来硬刚。
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愣是凭一腔热血搞出“窃符救赵”的壮举,救了赵国,挡了秦军。
可这英雄背后,藏着魏王猜忌的冷眼,信陵君最后落得流亡赵国的下场,连刘邦都为他叹气。

战国末年,秦国的战车横冲直撞,三晋的地盘被啃得七零八落。
魏国夹在中间,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秦军一瞪眼,魏国就得哆嗦。
就在这节骨眼上,魏无忌横空出世。
他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封了信陵君,脑子活,胆子大,从小就让父兄刮目相看。
魏安釐王登基后,秦国三天两头来找麻烦,信陵君看不下去了,决定替魏国撑起一片天。
信陵君不走寻常路,别的公子忙着吃喝玩乐,他却四处网罗人才,家里的门客多得能挤满半个魏都。
啥人他都敢收,贩夫走卒、守门老头,只要有本事,他就给个座儿。
他最出名的故事,是跟一个叫侯赢的守门吏。

侯赢年近七十,穷得叮当响,信陵君却亲自驾车去请。
侯赢故意拿乔,让信陵君拉他去菜市场找屠夫朱亥。
信陵君二话不说,赶着车就去了,站在菜市场等侯赢聊完天,脸上一点不耐烦都没。
侯赢看傻了,从此死心塌地跟着信陵君。
信陵君的门客里,藏龙卧虎,情报网撒得比秦国还广。
他养着三千人,啥消息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魏国挨秦国的揍,他带着门客出谋划策,帮魏国挡了不少刀子。
连远在沛县的小混混刘邦都听说了信陵君的名头,崇拜得不行,收拾包袱想投奔他,打算跟着这位偶像干番大事。
可惜,刘邦还没到魏国,信陵君就没了,空留一肚子遗憾。

公元前257年,秦国把赵国按在地上摩擦。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将王龁带着兵直扑邯郸,眼看赵国要从地图上抹掉。
赵孝成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派平原君四处求援。
魏国跟赵国是亲戚,平原君的夫人还是信陵君的姐姐。
魏安釐王拍板出兵,派大将晋鄙领十万大军开到赵国边境。
可秦昭襄王放了狠话,说谁敢救赵,灭了赵国就收拾谁。
魏安釐王一听,腿软了,命令晋鄙原地待命,十万大军愣是站着看戏。
赵国急得火烧眉毛,平原君的夫人给信陵君写信,话里全是讽刺。

信陵君脸挂不住,跑去劝魏安釐王赶紧出兵,可魏安釐王死活不松口。
信陵君急了,决定豁出去,带着门客自己上。
关键时刻,侯赢出了个馊主意,说晋鄙不动是因为没虎符,偷了虎符不就行了?
虎符在魏安釐王卧室,想偷比登天还难。
侯赢又支招,说魏王宠妃如姬欠信陵君人情,当年她爹的仇是信陵君帮报的,让她偷绝对没问题。
信陵君咬咬牙,找了如姬。

如姬果然没二话,趁夜把虎符偷了出来。
侯赢还提醒,晋鄙多半会起疑,带上屠夫朱亥,他手劲大,能摆平麻烦。
信陵君带着虎符和朱亥,风风火火赶到晋鄙大营。
晋鄙一看虎符,皱着眉头想问个清楚。
朱亥没给他机会,掏出四十斤的大锥,一下砸死了晋鄙。
信陵君接过兵权,带着十万魏军杀向秦军,硬是把秦军打退,救下了邯郸。

信陵君救了赵国,六国都夸他够义气,可魏安釐王的脸却黑得像锅底。
虎符被偷,晋鄙被杀,十万大军被弟弟抢了,这事搁谁身上都得炸。
信陵君知道魏安釐王饶不了他,干脆躲在赵国不回去。
魏国少了信陵君,门客们也散了大半,国力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掉。
其实,魏安釐王对信陵君早有戒心。
信陵君的势力大得吓人,朝堂上有门客,后宫有如姬,军队里也有他的眼线,连赵国的动静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有回魏安釐王跟信陵君下棋,边境突然来报,说赵王带兵来了。

魏安釐王吓得棋盘都掀了,忙着调兵。
信陵君却慢悠悠地说,赵王就是去打猎,不是来打仗。
魏安釐王一问,信陵君说他在赵国的探子早把消息送来了。
魏安釐王表面没吭声,心里却犯了嘀咕:这弟弟咋啥都知道,连我都不如?
如姬报仇的事更让魏安釐王堵心。她爹的仇,魏安釐王没摆平,信陵君却轻轻松松办了。
这说明啥?信陵君在魏国的手腕,比他这个国君还硬。
窃符救赵后,晋鄙被杀,十万大军听信陵君的,压根没想着报复。
魏安釐王越想越不是滋味,信陵君这势力,简直能把王宫给掀了。

信陵君在赵国一待就是十年,邯郸的街头多了个魏国来的公子,魏国的朝堂却空了块大石头。
赵国人敬他是救命恩人,六国也传他的好名声,可魏国却像丢了魂。
没了信陵君的门客撑腰,魏国的情报网散了架,秦国来敲门,魏安釐王只能硬着头皮顶。
国力一天不如一天,魏国的旗帜在风里晃得越来越没劲。
信陵君不敢回魏国,不是光怕魏安釐王算账。
他知道,自己干的事儿,踩了君臣的线。
杀晋鄙,偷虎符,哪件不是大逆不道?
如姬偷符,八成也没好下场。

信陵君救赵国是英雄,可对魏国,他却像个拆家的逆子。
赵国的风吹了十年,信陵君的头发白了,魏国的脊梁也塌了。
刘邦听说信陵君的事儿,崇拜得五体投地,可惜没赶上见一面。
信陵君的故事,像战国末年的一场大戏,英雄的光环亮得晃眼,背后的阴影却冷得刺骨。
魏国没了信陵君,像是断了条腿,跌跌撞撞地等着秦国的最后一刀。